温儒敏谈读书(平装本)

温儒敏谈读书(平装本)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语文教师、教研员、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整本书阅读”列入必修。 “部编本”语文教材Z主要的特色就是教学生读书。读书,已经成为语文的热词和关键词。近年来,作为推动语文教改的核心人物,温儒敏老师在许多场合发表文章,呼吁激发读书兴趣、养成读书习惯。本书全面展现了温老师对于语文学习与读书的观点,是语文教师把握教改方向、跟上教改节奏、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文素养的必读书,更是家长、中小学生、青年朋友提高读书水平、提升人格修养的必读书。

内容简介

全书汇集作者谈读书和语文学习文章40余篇,分四部分:一、语文教育与读书,谈语文教学与激发读书兴趣、学好语文与养成读书习惯、课堂教学与读书方法、语文课改与阅读素养、如何阅读经典等等。二、通识教育与读书,谈通识教育中的读书、阅读书目和阅读素养。三、网络时代与经典阅读,围绕网络时代的阅读现象分析经典阅读的价值。 四、名家名作导读,《乡土中国等》十余种名著名篇导读,提示阅读方法,揭示解读关键。全书所选文章大都短小、有趣、有料、实在,其中十多篇曾广为流传。

作者简介

温儒敏,1946年生,广东紫金人。现任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统编本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高校教学名师。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召集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等。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和语文教育的研究与教学。主要著作有《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合著)、《文学史的视野》、《温儒敏论语文教育》等。

章节目录

语文教育与读书 // 1

3 应当把阅读放在首位

14 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

——从“吕叔湘之问”说起

40 语文老师要做“读书种子”

48 不关注课外阅读,语文课就是“半截子”的

59 要让学生多读“闲书”

63 整本书阅读,功夫在课外

66 处处扣着写作来阅读是很累的

69 和中学生谈读书

83 部编本语文教材“专治”不读书

101 中学生如何读鲁迅

104 孩子们为什么喜欢《哈利·波特》

通识教育与读书 // 111

113 为青年朋友介绍我喜欢的书

118 个性化阅读和浸润式学习

126 理科生的语文素养

130 大学语文不该讲成“高四语文”

135 通识教育的本义是什么?

143 读些基本的书,读经典

148 读经典是“磨性子”,如同思想爬坡

153 阅读能否少点功利?

160 大学生经典阅读建议书目

网络时代与经典阅读 // 171

173 走出信息过量的焦虑

176 读书以养性

179 如何看待网络阅读

185 对经典的歪曲亵渎是一种文化病象

190 也说为何“死活读不下去”名著

194 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197 不要笼统地讲继承传统文化

203 要有一块“自己的园地”

名家名作导读 // 211

213 读古诗五首:那不可重复之美

229 读《九章算术》:数学与语文的融合

235 读罗素《好的生活》:举重若轻讲哲学

239 读爱因斯坦《我的信仰》:智者纯净的内心

243 《红星照耀中国》魅力何在?

248 读费孝通《乡土中国》:学术论作的文化底蕴

251 读鲁迅:认识其独特的价值

278 读鲁迅《朝花夕拾》:“思乡的蛊惑”

302 读鲁迅《伤逝》:在意那些被忽略的缝隙

308 读郭沫若《女神》:三步阅读法

313 读郁达夫:一种才情,一份率真

317 读冯至《一个消逝了的山村》:顺着“冥想”读出智性之美

320 读林庚《春天的心》:把“通感”调动起来

324 读穆旦《赞美》:在苦难面前扬起信念的旗帜

332 读张爱玲《金锁记》:工笔写实中有苍凉意味

336 读莫言:历史叙事的“野史化”与“重口味”

附录 // 345

347 我的读书生活

后记//369

温儒敏谈读书(平装本)是202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温儒敏。

得书感谢您对《温儒敏谈读书(平装本)》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引爆品牌33课 电子书
讲述品牌打造和迅速崛起的新路径,告别平凡,向耐克学习文化营销,向宜家学习故事营销!
“她”字的文化史:女性新代词的发明与认同研究 电子书
这是一部严谨又不失趣味的新史学作品,通过考证“她”字从诞生到地位确立的历史,探讨了语言文字与社会文化之间紧密的关联性。
羡慕嫉妒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田野中国) 电子书
作者从多重的态度、多样的情绪、复杂的情感,围绕财富问题旋转变动分析研究。
地势与政治: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视角 电子书
本书提出的政治地势学理论,以及理论背后包含的“人类学本体论”转向已经成为国际人类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