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探究克里普克的可能世界视角对名称和同一性理论的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对克里普克可能世界视域下的名称理论和同一性理论展开阐述与研究,内容包括:
一,可能世界理论。指出可能世界是克里普克理论的研究视角;
二,本质主义理论。阐明本质主义是克里普克的研究纲领;
三,必然性理论。认为“必然性”是克里普克的理论内核;
四,严格指示词理论。提出“严格指示词”是克里普克理论的先验前提;
五,名称的指称理论。认为因果指称是一种新视域下的指称理论;
六,同一性理论。认为克里普克的先验偶然同一性命题和后验必然同一性命题是对经验论传统的颠覆;
七,心身同一性理论。指出克里普克批判心身同一性的理论前提是其可能世界语义理论、严格指示词理论以及本质主义理论。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克里普克的理论及相关研究概述
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目的及概要
第二章 可能世界理论
第一节 可能世界的理论渊源
一、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
二、可能世界的几种流行观点
第二节 克里普克对可能世界的描述及其理论旨趣
一、克里普克对可能世界的描述
二、克里普克关于可能世界的理论旨趣
第三节 “跨世界同一性”和“跨界识别”问题
一、问题的由来和争议
二、克里普克关于跨界同一性和跨界识别的基本观点
第四节 可能世界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一、可能世界:《命名与必然性》的理论视角和理论起点
二、可能世界:一种崭新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方法
第三章 本质主义理论
第一节 本质主义的历史溯源
一、亚里士多德的本质主义
二、洛克的名义本质和实在本质
第二节 克里普克的本质主义
一、个体的本质
二、自然种类的本质
三、克里普克本质主义的理论继承
第三节 反本质主义观点
一、蒯因的反本质主义观点
二、对蒯因的反本质主义观点的回应
第四节 对本质主义的完善和发展
一、对个体本质主义观点的完善
二、本质主义观点对于人造物种类和社会种类本质揭示的意义
三、克里普克本质主义的理论后果
第五节 本质主义:克里普克的研究纲领
一、模态逻辑导出克里普克的本质主义
二、本质主义:克里普克的研究纲领
第四章 必然性理论
第一节 必然性的理论发展
一、亚里士多德的必然性思想
二、近代哲学家对必然性的论述
第二节 克里普克对必然性的论证
一、必然性和先验性
二、必然性的语义解释
第三节 必然性:克里普克的理论内核
一、命名与必然性的内在联系
二、同一性与必然性
三、形而上学的必然性
第五章 严格指示词理论
第一节 名称是严格指示词
一、克里普克的名称是严格指示词的观点
二、萨蒙对严格性的讨论
第二节 名称是严格指示词是克里普克理论的先验前提
一、对质疑严格指示词观点的回应
二、严格性与必然性
三、名称是严格指示词是克里普克理论的先验前提
第六章 名称的指称理论
第一节 传统的摹状词指称理论
一、摹状词指称理论
二、摹状词簇理论
第二节 历史因果指称理论
一、克里普克批判传统指称理论的三种论证
二、因果指称理论
第三节 因果指称:一种新视域下的指称理论
一、对因果指称理论的辩护
二、对塞尔的专名意向性理论的回应
三、一种新视域下的指称理论
第七章 同一性理论
第一节 命题分类的历史发展
一、传统两类命题的绝对区分
二、蒯因对两类命题区分的批判
三、对蒯因批判的一种回应
第二节 先验偶然同一性命题
一、“一米”等于“S在时间t0时的长度”
二、对先验偶然同一性命题的合理性辩护
第三节 后验必然同一性命题
一、专名之间的同一性命题
二、理论同一性命题和自然种类的一般陈述
三、基于先验前提的后验必然同一性命题
四、关于“水是H2O”的争论
五、后验必然同一性命题与休谟问题
六、后验必然同一性命题与康德的先天综合命题
第四节 先验偶然同一性命题和后验必然同一性命题:对经验论传统的颠覆
一、克里普克的观点与蒯因批判的关系
二、对经验论传统的颠覆
第八章 对心身同一性的批判
第一节 心身同一性问题的由来
一、心身同一论历史溯源
二、现代心身同一论
第二节 克里普克对心身同一性的批判
一、对“人与其躯体相同一”的批判
二、对“殊型同一论”的批判
三、对“类型同一论”的批判
四、对克里普克批判心身同一性观点的评述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后记
可能世界视域下的名称和同一性理论研究是2023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龙小平。
得书感谢您对《可能世界视域下的名称和同一性理论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