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中的情绪意义:以心理空间及概念整合理论为视角

语篇中的情绪意义:以心理空间及概念整合理论为视角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语言学专著,主要解答两个问题:第一,语篇情绪意义的理解涉及怎样的在线过程? 第二,这些过程如何影响语篇的心智连贯?

内容简介

本研究尝试运用心理空间及概念整合(mental spaces and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简称MSCI)的理论体系解答问题:第一,语篇情绪意义的理解涉及怎样的在线过程? 第二,这些过程如何影响语篇的心智连贯? 研究首先在认知科学的新近发展基础上对情绪进行情节化界定。根据情绪情节模型分析了情绪过程中的基本环节与心智成分以及这些心智成分之间的认知关系。然后以具体语篇实料分析了语篇理解的在线意义构建过程。其中根据情绪意义理解所依赖的心智机制的不同对语篇进行了分类分析,并区分了三种不同的情绪心理空间。尤其是分析了语篇情绪在线理解中涉及的概念整合过程,包括这一概念整合过程中的选择性投射等认知操作和关键关系的本质。研究还开展了一项实验研究。实验主要考察在不同情绪提示条件下,对相同文字描述的理解是否会产生系统差异,从而为语篇情绪理解的概念整合过程提供实证依据。后通过具等

作者简介

作者段红,英语语言学博士,讲师,2014年12月毕业于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师从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文旭教授,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和语篇分析的研究工作。先后在《外国语文》《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研究》《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四川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外语类核心期刊、综合性大学CSSCI和其他普通刊物发表论文十多篇;主持云南省教育厅项目一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项、参与多项教育部或国家社科基金研究;编写并出版教材《跨学科语言学导论》。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书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情绪辨义

一 相关名词术语

二 心理学对情绪的界说

第二节 心理空间及概念整合理论(MSCI)对语篇理解的研究

一 语篇理解的认知心理视角

二 MSCI对语篇理解的解释特点

第三节 MSCI对语篇连贯的解释

一 语篇连贯的认知心理视角

二 MSCI对语篇连贯研究的特点

第四节 MSCI针对语篇情绪的研究

一 其他语言学科对语篇情绪的研究

二 认知语言学在非语篇层面对情绪的研究

三 MSCI对语篇情绪研究的现况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心理空间理论

一 心理空间理论与语言

二 心理空间理论的意义建构观

三 心理空间理论对跨域函数的发展

四 心理空间理论对认知映射的发现

五 心理空间理论对框架化和视点的应用

第二节 概念整合理论

一 概念整合的基本框架

二 概念整合的网络类型

三 概念整合的运作机制

四 概念整合的优化原则

五 分解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情绪情节模型与现实中的情绪心理空间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基于情绪情节的情绪界定

一 情绪过程中的复杂成分

二 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情绪界定情节化趋势

三 一个整合的情绪情节模型

第三节 从情绪情节模型到情绪心理空间

一 当事者和旁观者“事件认知—情绪”心理空间

二 旁观者“情绪—后果行为”心理空间

第四节 “情绪—认知”机制与旁观者“情绪—认知色彩”心理空间

一 “情绪—认知”机制

二 旁观者“情绪—认知色彩”心理空间

第五节 情绪对比结构

一 情绪对比使独立事件间产生关联

二 情绪对比结构的基本型

三 基本情绪对比结构是固化的认知结构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语篇理解的情绪心理空间及概念整合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语篇加工中的情绪分类

第三节 角色“情绪—认知色彩”心理空间及其整合过程分析

一 输入空间、合成空间与层创结构

二 整合过程与情绪影响认知的机制

第四节 虚拟当事者“事件认知—情绪”心理空间及其整合过程分析

第五节 角色“事件认知—情绪”心理空间及其整合过程分析

第六节 角色“情绪—后果行为”心理空间及其整合过程分析

第七节 小结

第六章 “情绪—认知色彩”整合的实验研究

第一节 实验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 原始语料

二 实验语料的生成

三 实验因子与实验处理

四 因变量测量

五 实验控制

第三节 实验被试和过程

一 预实验

二 被试和过程

第四节 实验结果

第五节 结论和讨论

第七章 情绪心理空间与语篇连贯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超越纯认知模型的连贯系统

一 结构关系的特殊性

二 情绪加工的主导性

三 完形性

第三节 情绪心理空间与语篇局部连贯

一 “事件认知—情绪”结构

二 “情绪—后果行为”结构

三 “情绪—认知色彩”结构

四 混合结构

第四节 情绪的中观结构功能

第五节 语篇全局结构与情绪主题抽象

一 语篇的全局表征与情绪

二 悲、喜剧的归纳

三 社会价值和文化观念的制约作用

第六节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主要发现及启示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情绪—认知色彩”整合的实验研究材料

语篇中的情绪意义:以心理空间及概念整合理论为视角是2019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段红。

得书感谢您对《语篇中的情绪意义:以心理空间及概念整合理论为视角》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现代汉语语篇关联成分研究 电子书
本书是对现代汉语语篇关联成分展开了全面、系统的探讨。
文化资源产业化研究:以河南为例 电子书
本书以文化资源大省河南为例,从文化资源禀赋、产业化路径、文化品牌培育、政策方向等多个视角对河南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
历史再现与身份认同:以新时期以来的“蒙古历史叙事”为中心 电子书
新时期以来,“重述历史”是当代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中同时出现的重要文学现象,其中又以“蒙古历史叙事”最为典型。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就业问题研究:基于产业发展的视角 电子书
深入思考中国经济增长的劳动就业效应,研究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和就业发展的关系。
与怪物谈判:如何在谈判中以小博大 电子书
在人际交往、职场沟通、商务谈判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在年龄、金钱、职位、经验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的人,导致我们在与其沟通之前就心生恐惧,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沟通切入点。因此会将他们定义为“怪物”。其实,他们并不是不可战胜的“怪物”,而是我们由于恐惧而在心中产生的幻影。因为这些“怪物”会让我们的工作难有进展,生活质量很难提升。那么,如何与“怪物”谈判,让看上去处于不利地位的我们赢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本书作者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