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增订本)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增订本)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系统论述了中国传统文体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文体学是研究古代文学的体裁、体制、风格、语言特征、章法结构等现象的综合性学科,是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古人、今人,作文行事都讲究“得体”,可以说文体学是渗入中华文化基因的一门学问,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对近代以来逐渐式微的传统文体学研究的回归,也昭示着古代文学领域中国特色、中国风格话语体系的回归。

本书力主回到中国文体学语境来发现中国文学自己的历史,分别从学科论纲、文体史料学、文体分类学、研究方法、文学风格学,以及中国古代重要的文体观念、理论及论著等方面出发。研究方法上,提出在继承古典研究范式的基础上,“鉴之以西学,助之以科技,考之以制度,证之以实物”,建立具有现代意义与学术高度的中国文体学,并在本书中躬践行之。

本书既有文体学的理论建构,又有文体学史的多元考察,宏观地再现了中国古代文体学的发展轨迹,是文体学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本书荣获“第五届思勉原创奖”。初版于2011年,此次增订再版,增删改并超三分之一,体现了作者更新更深的思考。

作者简介

作者吴承学,广东潮州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逸仙学者”讲座教授。研究方向为古代诗文与诗文批评,主要研究领域是古代诗文评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学、古代文体形态研究。著作有《晚明小品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国古典文学风格学》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上编

第一章 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纲

第二章 古代文体学要籍叙录

第三章 文体学史料的发掘和处理

第四章 文体学研究方法举隅

第五章 对“文本于经”说的文体学考察

第六章 生命之喻——从人体到文体的文学批评

第七章 “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中国古代对于诗与诗人的集体认同

第八章 辨体与破体

第九章 文体价值谱系与破体通例

第十章 中国古典风格学的形成及特色

第十一章 体与性

第十二章 人品与文品

第十三章 江山之助——中国古代文学地域风格理论

第十四章 文学上的南北派与南北宗

下编

第一章 中国早期文字与文体观念

第二章 命篇与命体——兼论中国古代文体观念的发生

第三章 “九能”综释

第四章 从章句之学到文章之学

第五章 任昉《文章缘起》考论

第六章 宋代文章总集的文体学意义

第七章 评点之兴——论文学评点的起源和南宋的诗文评点

第八章 明代文章总集与文体学——以《文章辨体》等三部总集为中心

第九章 论“序题”与“序目”

第十章 黄佐的《六艺流别》与“文本于经”的思想

第十一章 贺复徵与《文章辨体汇选》

第十二章 《四库全书总目》的文体学思想

第十三章 《四库全书》与评点之学

第十四章 “我学”与“西术”之争——王兆芳《文章释》简论

附录 中国文体学研究的百年之路

本书篇章来源说明

初版后记

增订本后记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增订本)是202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吴承学。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增订本)》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晚清民初词体声律学研究 电子书
词体声律概指词体体制规格与构成法则,是词乐音律与汉语诗律的有机结合。词体声律学在晚清词坛风靡一时,是当时词学的一大亮点,成就斐然。本书尝试建构了词体声律学体系,剖析了词体声律学在晚清民初词坛得以繁荣的内外部动因和学理背景,梳理了它的发展脉络,发覆、重估了谢元淮、彭凤高、陈锐、徐绍棨、沈曾植等久不为学界所关注的词体声律学者的重要成就,补强了当前词学史研究的相应薄弱环节,创新性较高。
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文艺学理论泰斗童庆炳有关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的文集。
中国古代异闻录 电子书
作者呼延云于历史档案馆查考历史档案并结合1000多部明清名人笔记,将许多载于史册的历史谜案重新演绎,抽丝剥茧,利用现代刑侦手段,重新将历史事实摆在人们面前。
中国古代科学家列传·壹 电子书
以10个领域100位科学家的生平及科学成就为主线,为你展现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轨迹和科学发展的环境。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导读 电子书
本书主要以古代文学文体为线索,在文体审美特征的引导下,选择各个时代的代表性名篇,做示范性的鉴赏分析:既对作品做文学史价值的评判,也对作品进行精神和形式的分析,并通过辑评的方式,尽量提供古今有代表性的赏析,从而增强学生对古代诗文的认知和感受的广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