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经历20世纪的世界大战和经济起伏的“剧变”之后,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探讨,对经济、技术、艺术的审视。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的31篇文章,撰写的时间跨度超过40年——最早的一篇是第10章,即1946年发表的《凯恩斯的魔法经济学》;最晚的一篇是1992年为本书撰写的后记《社会生态学家的反思》。因为要适应本书的框架结构,所以这些文章的标题偶有改动,但内容没有任何变化。所选文章涵盖多个学科,涉及各类主题,但均属“社会生态学文章”,直面人类的社会人文环境问题。这些文章以特定的方式探讨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社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尝试从社会实践和社会价值观的表达两个层面出发,审视经济、技术、艺术等议题。所有文章都不是理论性的,只有第11章《管理的基本假设》和第22章《信息、沟通与理解》稍具理论色彩,前者尝试提出一种管理理论,认为管理是组织社会中特有的社会职能;后者初步指明,逻辑性和感知性信息均具备沟通功能及相应的意义。需要再次说明的是,它们都不是所谓的“纯”理论文章。但即使其中最接近“实践”、探讨“做什么”的文章,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或者说至少具备理论视角。最后,我力图把所有文章都撰写得通俗易懂。
作者简介
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
管理学科开创者,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学之父”,他的思想传播、影响了130多个国家;他对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影响深远,他的著作架起了从工业时代到知识时代的桥梁。
曾担任由美国银行和保险公司组成的财团的经济学者,以及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IBM等大企业的管理顾问。
七次获得“麦肯锡奖”;2002年获得美国公民z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他的著作,被翻译成三十余种文字,总销售量超过1000万册。
章节目录
目 录
推荐序一(邵明路)
推荐序二(赵曙明)
推荐序三(珍妮.;达罗克)
前言
第一部分美国经验
第1章 美国人独特的政治天赋/ 4
第2章 卡尔霍恩的多元主义理论/ 14
第3章 最后的平民主义者亨利.福特/ 34
第4章 IBM公司老沃森的远见/ 49
第5章 美国同质性的迷思/ 63
第二部分经济学的社会维度
第6章 美国政治的经济基础/ 84
第7章 经济学理论的贫困/ 102
第8章 利润的幻觉/ 108
第9章 熊彼特与凯恩斯/ 112
第10章 凯恩斯的魔法经济学/ 124
第三部分管理的社会职能
第11章 管理的基本假设/ 140
第12章 管理:成功后的新问题/ 155
第13章 社会创新:管理的新领域/ 178
第四部分企业的社会面
第14章 是否存在商业伦理/ 194
第15章 工作效率的新挑战/ 213
第16章 新兴的生产理论/ 229
第17章 敌意收购及其负面影响/ 244
第五部分工作、工具与社会
第18章 工作和工具/ 269
第19章 技术、科学与文化/ 279
第20章 印度和适当的技术/ 290
第21章 第一次技术革命及其教训/ 295
第六部分信息社会
第22章 信息、沟通与理解/ 307
第23章 信息与城市的未来/ 324
第24章 基于信息的组织/ 329
第七部分日本社会与日本文明
第25章 艺术视角下的日本/ 346
第26章 日本:成功带来的难题/ 365
第27章 日本成功的背后/ 381
第28章 对日本和日本人的误解/ 396
第29章 日本人西化的方式/ 402
第八部分为什么只强调社会尚不够
第30章 “不合时宜的”克尔凯郭尔/ 410
后记 社会生态学家的反思/ 423
译后记/ 441
生态愿景是2020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美]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
得书感谢您对《生态愿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