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时间释义

存在与时间释义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张汝伦,逐字解读20世纪伟大难懂的哲学经典。

内容简介

《<存在与时间>释义》是对20世纪最重要、最有影响、最具开创性的哲学著作,也是被人读得最多、讨论得最多、评论得最多和争论得最多的著作《存在与时间》的释读之作。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张汝伦,以中国古典注疏方式逐字解读。以海解海,句句细读,逐章逐节,字字有着落。

《存在与时间》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难治”,一般读者以及学界人士都需要一部可靠的释义加导读的著作。国外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陆陆续续出版了一些解释注疏《存在与时间》的导读性著作,但在我国,至今还未有这样的著作出版。这部《<存在与时间>释义》的出版,就是为了填补这个空白,而且其丰富和详尽,超过了许多西方学者的同类著作。

本书借鉴中国古代传统的经典章句的典范,采取逐章逐节逐句解释的方法,对《存在与时间》这部经典著作进行释义。作者张汝伦先生在广泛阅读西方大家、名家解读《存在与时间》的诸多文本和专著基础上,用中国古人注疏经典的办法,逐节逐段解读,力图将这样一部晦涩、复杂的作品的文本意义和背后复杂的深意都揭示出来。

作者简介

作者张汝伦,复旦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1988年赴德,先后就读于图宾根大学和弗莱堡大学。张汝伦教授治学跨越中西,在致力于西学的同时,也长期耕耘在现代中国思想领域,其对中国现代思想的发生、发展,有着由内而发的关注和深刻体悟,并将这种热情和冲动融入细致的历史研究和分析之中。发表论文百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引言

发凡

《存在与时间》的缘起

破题

释义

导论 阐述存在的意义问题

第一章 存在问题的必要性、结构和优先性

第二章 阐明存在问题的双重任务;研究的方法及其轮廓

第一部 依时间性解释此在和将时间解说为存在问题的超越境域

第一篇 准备性的对此在的基本分析

第一章 此在的准备性分析之任务的说明

第二章 作为此在基本状况的一般在世界中存在

第三章 世界的世界性

第四章 作为共在和自我存在的在世存在。“常人”

第五章 在之中本身

第六章 作为此在之存在的操心

第二篇 此在与时间性

第一章 此在可能的整体存在和向死存在

第二章 此在对本己的能在的证明与决断

第三章 此在本己的整体能在和作为操心的存在论意义的时间性

第四章 时间性与日常性

第五章 时间性和历史性

第六章 时间性和作为流俗时间起源的时间内状态

结语 《存在与时间》为什么没有完成?

征引书目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存在与时间释义是2014年由世纪文景出版,作者张汝伦。

得书感谢您对《存在与时间释义》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存在论视域及其批判 电子书
本书共十二章,内容包括:卢卡奇存在论的早期定向与晚年转向、柯尔施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定向及其存在论基础、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及其存在论视域、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现代性的批判及其存在论视域、马尔库塞通向“具体哲学”之路及其存在论视域批判等。
科学人本主义——马斯洛存在心理学的哲学研究(修订版) 电子书
本书以生动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当代西方人学的一种最新动向:科学人本主义。作者通过较深层次的哲学逻辑分析,使隐匿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思想中的一条新人本主义思路昭然显现,并揭示了这一新人学的基本理论意向:科学主体化与人性实证化的双向建构。向人们展现了一种新的人学存在论、人学认识论和人论。最后又以马斯洛这种人学理论在现实生活和科学中的有效泛化,表明了这一人本主义新趋向在当代西方的巨大影响。作者最近对此书进行
薪与酬 电子书
《薪与酬》是大脑银行创始人苏引华的著作。
大道与优游 电子书
《大道与优游》从悟道的角度演绎了庄子三十三篇著作。
心学与心理建设 电子书
本书是心学研究领域的学术会议“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孙中山心理建设与心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两岸心学论坛”的论文集,收入论文30余篇。与会专家的论文围绕孙中山思想、心学、孙中山的“心理建设”与心学的关系几个方面展开研讨,研讨的核心是孙中山“心理建设”的思想渊源及其当代价值。专家学者们的论文具有强烈的现实意识,忧国、忧民、忧天下,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观点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