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的明朝

十字路口的明朝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全球化视野视野下的明朝“大历史”。

内容简介

14世纪中期,蒙古帝国开始瓦解,拉开了世界历史新序幕。1368年,在东亚大陆上,一颗新星冉冉升起,大明王朝建立;与此同时,西欧迎来了“文艺复兴”和此后的新航路开辟;阿拉伯文明在亚欧大陆扩张势力,充当东西方贸易和文化的中介;莫斯科公国在蒙古帝国疆域的基础上,整合罗斯部落,建立起俄罗斯文明。蒙古帝国瓦解后留下的一片权力空间,四种文明开始竞逐其间,勾勒未来世界历史的基本脉络,推动世界近代史大幕的开启。

与其他三种文明相比,孤处东亚的明朝在疆域政策上采取“内敛”取向。明朝在大体收复元朝旧疆之后,并未利用强大的国力,追随蒙古帝国的世界扩张脚步,而是重回亚洲,建立起传统的以中原王朝为核心的“中华亚洲秩序”。在世界走进近代的十字路口之时,明朝的这种选择错失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为其他三种文明的扩张提供了历史空间,令人扼腕叹息。但是置身于历史中,便会发现明朝的选择具有内在的合理性,是地缘政治、文明传统、王朝性格综合而成的必然结果。

作者从全球史的视野出发,选取了明代历史中17个典型人物和事件,以明朝的“内敛”取向为线索,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诸层面,生动讲述了明代纷繁复杂的人与事,深刻揭示了这种繁杂图景背后的深层内涵,并指出这些人与事对明代中国,乃至世界近代历史的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

作者赵现海,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明史研究室主任,2020年至2021年挂任甘肃省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入选2019年中央宣传部首批“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兼任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秘书长、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新汉学计划”学术顾问、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韩国首尔大学奎章阁韩国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明史、长城史与边疆史,著有《明代九边长城军镇史:中国边疆假说视野下的长城制度史研究》《明长城时代的开启:长城社会史视野下榆林长城修筑研究》《十字路口的长城:明中期榆林生态、战争与长城》,合著有《中国通史大师课》等四部,发表论文70余篇,《明代九边长城军镇史》一书获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三等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明朝皇帝列表

引言

近代世界的起点

“他”的故事与历史的叙事

从“三上书”寻找心灵的安放

一 贫寒天子与明朝“国运”

莫欺少年穷

投奔红军

“濠梁旧雄”

大明王朝的“性格”与“国运”

二 最后的丞相

“胡惟庸党案”

为什么是蒙古和日本

丞相的废除

“明无善治”

三 朱棣的“盛世”

接班人的难题

分封下的皇权暗流

“靖难之役”与“二世现象”

“五征三犁”

“中华亚洲秩序”的辉煌时代

四 郑和的“绝唱”

可追忆的蒙古帝国

空前强大的水军

“海禁”政策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指向

消逝的传统航海时代

五 内阁的崛起

永乐中枢的一分为三

仁宣时代的权力洗牌

正统初期的朝局

内阁的上位

六 多面的宦官

三轨体制中的宦官

史书和智化寺里的王振

史书之外的明代宦官

七 未再重演的南迁

蒙古的复兴

徒有虚名的杨氏家族

未再重演的南宋故事

石氏家族的异军突起

同样的灾难,不同的结果

八 从“土木”到“夺门”

同父异母的兄弟

临危受命

迎回英宗

兄弟反目

“夺门之变”

景帝之死

九 河套危机与长城时代

长城的历史角色

河套弃守

曾经的机会

成化“搜套”

边墙争议

榆林长城

祸起西北

明长城时代

十 王阳明与马丁·路德

神童的传说

不寻常的少年

初登仕途

龙场悟道

“三不朽”的实现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与马丁·路德

十一 “大礼议”中的君臣角力

身世存疑的武宗

“看家”阁臣杨廷和

“继统”还是“继嗣”

同样的宗法,不同的理解

“大礼议”之争

宗法、人情

势同水火的君臣

“墨菲定律”

十二 “倭寇”与“板升”

走向远方的明人

“南倭”与海商

“北虏”与“板升”

内敛的明代中国

十三 不上朝的皇帝

一代贤后

内阁的巅峰

神宗的报复

“国本”之争

“万历五大征”

十四 “三案”与党争

党派政治

东林党的出现

明末“三案”

赤蛇化身

“对食”客氏

魏忠贤的身后事

十五 繁荣中的困境

明代的自耕农社会

农业财政的重建

白银的流入

近代因素的萌芽

体量庞大的中国

传统的政权

十六 明末大瘟疫的元凶

人类历史的自然性

小冰河期气候的影响

天灾已至

“瘟神”的真面目

来自长城外的“敌人”

十七 “天”亡大明

“十七世纪危机”

生不逢时的崇祯帝

朝鲜之役和女真崛起

内外交困的明朝

火炮与明清易代

内敛国策的苦果

参考文献

十字路口的明朝是2021年由天地出版社·华夏盛轩出版,作者赵现海。

得书感谢您对《十字路口的明朝》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厦门的兴起 电子书
本书系统论述了清朝时,厦门作为一个沿海贸易港口的兴起过程及其在沿海贸易中的地位,向我们揭示了厦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的历史逻辑,展示了厦门乃至闽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的生动细节。对于我们今天深度认识厦门商港由来之路及其在“一带一路”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未来厦门城市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远去的亲人 电子书
本书记载了作者陈维秀自认识蒋汉杰开始的直至陈维秀离开人世这一段时期有关于蒋家的家族历史以及当时上海地下党员生活的真实写照。陈维秀,祖籍江苏无锡玉祁镇。由母亲作主,19岁嫁给姐夫——商人蒋汉杰。从1939年至1953年养育了五个子女。上海解放前她作为家庭主妇协助丈夫和子女进行地下工作。解放以后进入中国畜产公司上海分公司,直到1973年退休。2000年前后,她开始撰写蒋汉杰家史,历经数年完稿。她为蒋家
永远的战士 电子书
战争的硝烟虽已远去,但英雄的精神永世长存。2018年,山东省委老干部局、省委离退休干部工委开展征集山东老战土历史资料工作。邹城市老干部局以此为契机,联合有关单位启动了“永远的战十”征文活动,以参战老战十为记录对象,讲述战争故事,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历时半年,组织30个单位80多名下作人员入户采访600多人次,查阅人事、军史、党史等资料,形成书稿42篇近30万字,真实记录了老战士的战斗经历和
汉家的日常 电子书
本书在政治史、制度史之外另辟蹊径,立足关系思维,聚焦两汉时期上自朝廷,下至临湘侯国、西北边地的候官与各地传舍运作的日常形态,致力于揭示反复进行的事务中形成的不同位置的人与律令、制度、机构的错综关系,展示了国家日常运转与维持的内在逻辑与生动细节,也对涉及两汉乃至整个王朝时期的不少基本看法提出新认识,为作者倡导开展的日常统治研究提供了一系列精彩个案。
历史的观念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涵盖了古今中西主要的历史思想和历史理论。上编为“中国历史观念”,共4章,阐述了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主要的历史观念,从先秦神意历史观一直到严复、章太炎的历史进化论;下编“西方历史观念”,共分12章,论述了西方的主要历史观念,从希罗多德的历史思考直到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在某种意义上,人类历史就是人类的自我认识史,人类的历史实践孕育了人类的理性和智慧,反过来,人类的理性和智慧也促进了文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