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提出相应的合宪性控制和审查模式,有助于读者进一步了解宪法中公民基本权利限制及其合宪性控制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六章,分别探讨社会权限制的基本概念界定、社会权限制的正当性基础、规范主义视角下社会权的内在限制、功能主义视角下社会权的客观限制要素、社会权客观限制要素的合宪性控制方法、社会权规范限制的合宪性审查模式与原则。
本书运用规范主义与功能主义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社会权两个层面的限制要素。
作者简介
作者朱军(1990-),男,汉族,法学博士,河南大学法学院校聘副教授,2019年毕业于东南大学法学院。研究领域社会法、社会权与国家义务。
近年来,在《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内蒙古社会科学》等期刊独立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教材著作2部,主持江苏省教育厅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法学学会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3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言
第一章 社会权限制的基本概念界定
第一节 社会权的定义
一 人权法范畴中的社会权
二 基本权利体系中的社会权
第二节 作为权利束的社会权保障范围
一 社会权在基本权利分类中的地位
二 社会权的权利内涵
三 社会权的外延
第三节 社会权限制与相关概念的厘清
一 权利冲突、权利位阶与限制
二 基本权利冲突、形成与限制
三 社会权的形成与限制作用
第二章 社会权限制的正当性基础: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基本权利限制理论缺失社会权的成因与补正
一 基本权利限制理论的社会权缺失现象
二 基本权利限制理论缺失社会权之成因
三 以社会权为中心补正基本权利限制理论
第二节 实践层面社会权限制的必要性考量
一 基于权利实现的限制必要性
二 基于社会发展的限制必要性
三 基于权利滥用危害的限制必要性
第三节 社会权实现程度的判断标准需要限制理论
一 社会权实现程度的判断标准存在争议
二 社会权实现程度的正面评价标准及其局限
三 社会权限制理论有助于完善社会权实现程度的评价标准
第三章 规范主义视角下社会权的内在限制
第一节 国际和地区性人权公约中的社会权限制
一 人权公约中社会权限制的具体规定
二 人权公约中关于社会权限制条款的特征
三 人权公约中社会权限制的要素类别及解释适用
第二节 宪法规范中的社会权限制
一 我国宪法中社会权规范的性质及效力
二 宪法中社会权的内在限制与外在限制要素
三 《宪法》中社会权典型条款:第14条第4款
第三节 社会权的立法限制
一 立法对基本权利的多元作用
二 立法限制社会权的正当性证成
三 立法限制社会权形式的类型化
第四章 功能主义视角下社会权的客观限制因素
第一节 社会权客观限制要素的功能主义选择
一 公法中的功能主义界定
二 功能主义在确定社会权限制要素中的应用
第二节 社会权的经济限制:财税收支决定社会权的给付总量
一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社会权客观限制之基础因素
二 社会权实现程度依赖于国家财政给付
三 国家财税收支的限度制约社会权实现程度
四 宪法视野下租税正义与社会权保障的动态平衡
第三节 社会权的政治限制:国家能力决定社会权的保障质量
一 国家能力对社会权实现程度的影响
二 政党政治的局限影响社会权政策的连续性
三 国家立法能力不足导致社会立法缺陷
四 政府执行能力影响社会权给付的质量与效率
五 司法救济能力阻碍社会权可诉性的程度
第四节 社会权的文化限制:政治文化观念影响社会权的实现程度
一 政治意识形态对社会权保障的影响
二 传统宗教和文化观念造成享有社会权的主体受限
第五章 社会权客观限制要素的合宪性控制方法
第一节 社会权客观限制要素的规范化
一 社会权客观限制要素规范化的必要性
二 社会权客观限制要素规范化的可能性及其路径
三 社会权客观限制要素的规范化程度序列
四 社会权客观限制要素规范化的局限
第二节 社会权客观限制要素的独立意义及宪法控制
一 社会权客观限制要素的独立存在意义
二 社会权客观限制要素的宪法控制路径
第六章 社会权规范限制的合宪性审查模式与原则
第一节 社会权限制规范合宪性审查的正当性证成
一 社会权限制规范合宪性审查的必要性分析
二 社会权限制规范合宪性审查的可能性条件
第二节 社会权限制规范的对话式合宪性审查模式
一 域外合宪性审查模式及其功能分类
二 我国合宪性审查制度功能的法制统一趋向
三 功能定位对构建社会权限制规范合宪性审查制度的影响
四 社会权限制规范的对话式审查模式的构建路径
第三节 社会权限制规范的审查原则与审查基准
一 社会权限制规范的合宪性审查原则
二 社会权限制规范的合宪性审查基准
结语
参考文献
社会权限制的原理、要素及其控制机制是2021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朱军。
得书感谢您对《社会权限制的原理、要素及其控制机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