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交通与文学(增订本)

唐代交通与文学(增订本)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全面探索唐代的交通与文学。

内容简介

《唐代交通与文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唐代交通与文学的专著,在制度与文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引领了之后唐代文学与交通关系的研究,现全面增订后,收入“唐诗之路研究丛书”。

作者将历史、地理、制度等与文学相结合来解读唐代文学,首先对唐代交通与文学的种种关联做了精要细致的梳理阐说,进而对水陆交通与文学创作、文人心态、文学传播、文学母题、文学风格、地域文学、唐人行记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作者简介

作者李德辉,1965年生,湖南汨罗人。现任湖南科技大学教授。专业方向为唐宋文学和中国古典文献学,尤致力于唐代交通、唐代文馆与文学研究及汉唐两宋文献整理,兼治李贺诗。主要著作有《唐代交通与文学》《唐代文馆制度及其与政治和文学之关系》《唐宋时期馆驿制度及其与文学之关系研究》《晋唐两宋行记辑校》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唐诗之路研究丛书”总序

绪论

第一章 唐代交通概述

第一节 唐代政治格局与城市布局

第二节 唐代城市布局与交通网络的形成、特点

第三节 唐代交通与唐人行旅生活

第二章 水陆交通与文学创作

第一节 长安至汴州道交通与文学

第二节 长安至河陇碛西道交通与文学

第三节 长安至山剑滇黔道交通与文学

第四节 长安至荆湘岭南道交通与文学

第五节 长安至太原幽蓟道交通与文学

第六节 长安至京北诸州交通与中晚唐边塞行旅诗的形成

第七节 唐代水路交通与唐人江行诗

第三章 行旅生活与唐文人心态的变化

第一节 华山崇拜与唐人的文学创作——行役中的唐文人心态探测之一

第二节 从关津诗看行旅中的唐文人心态

第四章 唐代交通与文学传播

第一节 唐代驿递制度与唐人文书传送

第二节 水陆交通与唐人诗文的传递

第三节 唐代交通与唐人文集面貌的变化

附篇一 唐人行驿速度问题

附篇二 唐代驿递速度问题

第五章 唐代交通与唐人创作方式的新变

第一节 唐人题壁诗诸问题

第二节 唐人题壁的社会文化功能

第三节 题名、吟诵与联句

第四节 唐人送别诗研究

第五节 异地唱和诗研究

第六节 纪行组诗研究

第六章 唐代交通与文学母题的拓展

第一节 唐代文学中的飘泊母题

第二节 怨与恋的二重奏——唐人对贬谪文学母题的拓展

第三节 唐代望京楼与唐人望京诗文——唐代文学恋阙母题的内涵拓展

第七章 南北交通与唐南方落后地区文学的发展——以唐代湖南文学为例

第一节 北人的南来与唐代湖南地域文学的发展

第二节 湖南通岭南道交通与文学创作

第三节 唐代湖南文学的二重性

第八章 唐代交通的发展与文学风格的变化

第一节 交通的发展与文学地域风格的淡化

第二节 唐代南方水路交通与竹枝、巴歌的流播——地域文化影响文学创作的一个范例

第三节 论纳异心态与唐诗“胡气”

第九章 唐代交通与唐人行记

第一节 先唐古行记研究

第二节 唐人行记的类别与著述概况

第三节 内容、形式的创变与思想的时代性

第四节 行记的文体特征及职能演变

第五节 论行记与游记的区别

主要参考文献

原版后记

再版后记

唐代交通与文学(增订本)是202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李德辉。

得书感谢您对《唐代交通与文学(增订本)》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增订本) 电子书
作者新刊长序,收入其近十年的反思,趋向更加圆融的历史叙事。
乌托邦与诗——中国古代士人文化与文学价值观(修订版) 电子书
一部研究中国古代士人文化与文学价值观的作品。
在西方发现陈寅恪:中国近代人文学的东方学与西学背景 电子书
本书主要以陈寅恪和赫尔德两人为重点关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外思想与学术发展,特别注重中国近代人文学术的世界背景。
元明之际吴中文人文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易代之际的吴中文人,在应彰显个人本色、抒情写意的时期,他们却关注社会现实、抨击时政;在应为新政权摇旗呐喊的时期,他们却向往自由,追求散漫无拘。本书以此思路为主导,全景展现了吴中文人在元政权、张士诚政权、明政权三个政权更迭中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特点。在研究思路上,本书采用文学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以文人心态为中介,打通社会文化变迁与文学思想的关联。
哥白尼 伟大的业余天文学家 电子书
本书介绍了哥白尼的一生事迹。内容包括:第一章学习生涯;第二章初涉政坛;第三章艰苦从政;第四章晚年生活;第五章《天体运行论》精彩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