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论批评: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论纲

寓言论批评: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论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立足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发展特点,阐述文化批评应该具有的方法、形态和标准的问题。

内容简介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文艺批评经历了大致这样一个过程:社会学批评(也包括庸俗社会学批评)、主体论批评(或者叫做经验论批评)、审美批评(也包括形式论批评)和方兴未艾的“文化批评”。

本书讨论并提出文化批评的独立阐释价值,并通过不同类型的文艺现象的解读,显示“寓言论批评”的魅力。作者认为,不同阶段的文艺学研究有不同的关注焦点,今天的焦点则是文化批评,或者说,文化批评已经构成当代中国文艺批评的新“思潮”。相对于此前的社会学批评、主体论批评、审美批评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批评”和“文艺批评”,而“文化批评”则存在“替代”文艺批评的可能性。不妨说,作为文艺批评之具体方法的文化批评和作为一种批判范式的文化批评,在外延上有不同的规定:前者作为一种文学艺术的批评方法,是借用文化研究的方法来进行文学艺术研究;后者作为一种新的批评构想或说范式,则是与文化研究对等的概念。

本书将当代中国文艺与文化的各类文本看作是具有特定历史信息的寓言文本。面对寓言式的现代文化生产逻辑,本书创新性地倡导寓言论批评:即用批评的文本,构造一种“新型寓言”来代替文本的“旧寓言”,用创造新的社会的勇气来代替温情浪漫的文化生产的妥协和虚弱,用召唤起来的危机意识来代替被装饰起来的文化奇观。

作者简介

作者周志强,1969年出生,山东滨州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图书评论》执行主编(2010-);中华女子学院特聘教授;明道大学客座教授(台湾)。目前主要从事文艺美学、中国大众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论:如何构建“寓言论批评”?

“黑格尔主义”与“多元主义”

提出“傻乐主义”

遭遇卢卡奇和本雅明

寓言与名词帝

文化批评何为?

第一章 文化批评的政治想象力

政治斗争与文化批评

文化批评的想象力

文化批评的“批判”

失范的时代与文化批评的未来

第二章 伪经验时代的文学政治批评

本雅明与寓言论批评

重回“经验”的地面

伪经验与经验的拯救

走向寓言论批评

寓言论批评的政治内涵

第三章 艺术的社会学批评如何可能?——以舞蹈为例

身体的直接感染力

舞蹈批评的结构性困境

舞蹈批评的策略与模式

第四章 中国文化研究与寓言论批评的危机意识

近三十年中国文化研究的概况

批判的意识、反遏制冲动与紧迫性幻觉

“问题的历史化”:文化研究的另一种可能?

精神的寓言:“嘻剧”

第一章 “怨恨电影”与失范的时代

“小”时代的“怨毒情结”

《后会无期》的“愤懑冲动”

《天注定》的“仇恨困境”

“怨恨电影”与价值失范

第二章 嘻剧与嘻剧的“时代”

喜剧:正在发生的未来

从“丑”到“糗”:嘻剧的微抵抗

从困境到窘境

嘻剧的“时代”

认知的寓言:“声音拜物教”

第一章 唯美主义的耳朵

声音如何是一种政治?

危险的声音

声音的商品拜物教

伪经验的生产

第二章 “听觉中心主义”:三种声音景观的文化寓言

“声音文化”还是“听觉文化”?

Non-place:现代声音技术的文化政治

摇滚的革命性幻觉

流行乐的“人机共声”与现实隔离

梵音:“空我”与声音拜物教

听觉中心主义与伦理退化症

情感的寓言:“青春恋物癖”

第一章 自恋主义的异托邦

“韩剧异托邦”

回忆体与自恋主义的精神分裂症

“青春恋物癖”与祭奠未来的墓地

第二章 青春片新怀旧与“多语性失语症”

“卑恋情结”与理想主义的激情剩余

“情感偏执狂”:三种卑恋怀旧的文化逻辑

青春文化的“多语性失语症”

事件的寓言:“疯狂理性”

第一章 涨满情感的无情者

《你的名字》中的“零度主体”

《你的名字》给中国观众带来了什么?

主体的“事件”寓言

第二章 街头景观与“疯狂理性”

街头景观惊现

“大妈的街头”

再造“街头”

街头与认知图绘

“寓言现实主义”:重新思考“生活”与“真实”

第一章 走向“寓言现实主义”

论“生活不等于现实”

为什么“生活”不等于“现实”?

当前文艺之“生活”与“现实”组合

走向寓言现实主义

第二章 极端文体与欲望的政治

作为社会寓言的网络官场小说

欲望叙事:合理执政与纵情惩戒

“以恶制恶”与理想主义的消解

官场小说与市侩主义权力哲学

官场小说的市侩主义

第三章 作为寓言的心理悬疑电影

李玉电影技术风格的变迁

精神分裂者营造的多重故事

冰水时代的新伦理焦虑

赘言:“梦境比现实更真实”

当代中国文化艺术的新变

“第四种关系”

“双重欲望陷阱”

梦境比现实更真实

文本之外,如何另建“寓言性文本”?

参考文献

外文文献

译介文献

后记

寓言论批评: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论纲是2020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周志强。

得书感谢您对《寓言论批评: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论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当代教育前沿问题研究文集 电子书
本书是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为研究生新生开设的“当代教育前沿问题研究”通开课程的讲座报告文集。
媒介批评:理论方法 电子书
作为大众传播学科理论体系的重要构成,“媒介批评”研究已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本书内容以便有益于我国媒介批评理论研究与教学及实践的良性发展。
文化研究的学术谱系与理论建构 电子书
本书所探讨的“文化研究”作为一个专名,特指兴起于当代英语国家并在当今世界产生广泛影响的一种以大众文化和媒介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思潮、智识活动与跨学科研究。
“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 电子书
本书通过几个案例的比较研究,以中国文化中“气”这个概念为视角,研究了中国乡村农民抗争政治的目标、动力和机制所发生的变化,分析了各级政府在维稳技术和策略上的变化,并探讨了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复杂的社会和政治后果。作者试图以此来克服学界在抗争政治研究中理性与情感、权利与道义之间的对立,克服在中国农村研究中存在的移植派与乡土派的对立,从而推进抗争政治理论和乡村社会的研究。
西方社会建构论思潮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西方社会建构论思潮的兴起谈起,介绍了此思潮兴起的学术与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