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地理经典论著 套装

天文地理经典论著 套装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本套“天文地理经典论著”丛书包含《天体运行论》《海陆的起源》《通俗天文学》。

二、“世界经典科普读本”系列精选了人类科学史和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著作,它们是科学创造的结晶,是人类文化的优秀遗产,是经过历史检验的不朽之作,同时也是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载体,具有永恒的价值和意义。

三、名家名作,全新翻译,装帧精美,插图珍藏版。

四、《天体运行论》:这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它的发表成为现代天文学的起点,开启了人类宇宙观的新纪元!《海陆的起源》:“大陆漂移学说之父”魏格纳关于地球运动及海洋形成的革命性阐释,开创了地球学说新纪元的经典论著。《通俗天文学》:现代天文学的奠基之作;一本人人都能读懂的天文学经典著作。

内容简介

《天体运行论》

《天体运行论》是哥白尼关于自己的天文学说的不朽著作。书中详细地阐述了日心地动学说,不仅提出了崭新的宇宙图像,而且对日、月和行星的运动都有严格的数学论证和定量探讨。由于时代的局限,哥白尼只是把宇宙的中心从地球移到了太阳,并没有放弃宇宙中心论和宇宙有限论。虽然哥白尼的观点并不完全正确,但他推翻了在天文学上统治了几千年的地球中心说,是天文学上一次重大的革命,引起了人类宇宙观的革新。

《海陆的起源》

《海陆的起源》是大陆漂移说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的经典论著,系统地阐述并论证了他在1912年提出的大陆漂移说。全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大陆漂移的基本内容,并把它同地球冷缩说、陆桥说和大洋永存说进行对比,指出了这些学说的缺点和问题,认为只有大陆漂移说才能解释全部事实。第二部分从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大地测量学等方面论证大陆漂移说的合理性。第三部分为解释和结论,从地球的黏性、大洋底、硅铝圈、褶皱与断裂、大陆边缘的构造形态等方面,讨论了大陆漂移的可能性以及漂移的动力。此书一问世,即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引起全世界地质学界、地球物理学界的重视。

《通俗天文学》

《通俗天文学》介绍了天体的运行、观察天体的工具——天文望远镜,以及行星、恒星、彗星、流星等天文学知识。用流畅的文字和形象的描述将复杂的天文知识直观化、简单化、亲切化,让天文学这个名词变得不再高深得难以触及,让人轻轻松松就能看懂天文学知识。

作者简介

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

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1473年出生于波兰维斯瓦河畔的托伦市的一个富裕家庭。18岁就读于波兰旧都的克拉科夫大学,学习医学期间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成年后的哥白尼大部分时间是在费劳恩译格大教堂任教士,业余时间研究天文学。40岁时,他提出了“日心说”,并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完成了这部伟大的著作《天体运行论》。1543年5月24日哥白尼在弗龙堡辞世,遗骨于2010年5月22日在波兰弗龙堡大教堂重新下葬。

徐萍

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国际政治学专业博士,历史学博士后。曾在美国曼斯菲尔德研究中心做过一年访问学者。著有《新兴市场国家:融入体系还是挑战格局》《冷战与东北亚史论》《基辛格均势战略研究》《战争背面的战争》等书籍,在《国际问题研究》《史学集刊》《社会科学战线》等杂志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译著有《长长的阴影》《极简世界史》等。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Lothar Wegener,1880—1930)

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大陆漂移学说”创始人。1880年生于德国柏林,1905年获得柏林洪堡大学天文学博士学位。1906年,魏格纳参加丹麦远征格陵兰的探险队,从事气象研究和冰川考察。1912年,在法兰克福地质协会上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理论。1915年,出版《海陆的起源》,系统地阐述并论证了大陆漂移说。1930年,魏格纳在格陵兰考察冰原时遇难。

王春雨

吉林大学文学院世界史系讲师,世界史硕士。主要承担世界近代史、犹太历史与文化、中东区域史及世界三大宗教之佛教等课程的教学,译有《世界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等。

李辰莹

吉林大学世界史(近现代)硕士,师从徐萍教授。曾参与《东北亚国家加入联合国历程研究》的翻译整理工作。

西蒙·纽康(Simon Newcomb,1835—1909)

天文学家。1835年生于加拿大。1857年进入美国航海天文年历编制局从事计算工作,同时进入哈佛大学学习,1858年毕业并获得理科学士学位。24岁时,作为一名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因小行星轨道的计算而声名大噪。1861年被美国总统林肯委任为美国海军的数学教授。他在海军天文台进行了16年的天文观测,并从事数学研究。1877年担任航海天文年历编制局局长,开始制定天文常数系统。1897年担任美国数学学会会长,1898年卸任后创建美国天文学会,并任会长。1909年卒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他有17个欧美著名大学的名誉学位、许多外国政府的高级勋章以及世界所有主要科学团体纪念章和名誉会员资格。

汪亦男

吉林大学硕士。现任职于吉林大学图书馆。曾赴美国康奈尔大学交流学习。译有《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等。

章节目录

《天体运行论》

第一卷

第一章 宇宙是球形的 005

第二章 地球也是球形的 005

第三章 大地和水如何构成统一的球体 007

第四章 天体的运动是匀速的、永恒的或复合的圆周运动 009

第五章 圆周运动对地球是否适宜,地球的位置在何处 011

第六章 天比地大,无可比拟 013

第七章 为什么古人认为地球静居于宇宙中心 016

第八章 以往论证的不当和对它们的批驳 017

第九章 能否赋予地球几种运动,地球是不是宇宙的中心 021

第十章 天球的顺序 022

第十一章 地球三重运动的证据 028

第十二章 圆周的弦长 032

第十三章 平面三角形的边和角 047

第十四章 球面三角形 053

第二卷

第一章 圆圈及其名称 079

第二章 黄道倾角、回归线间的距离以及它们的测量方法 080

第三章 天赤道、黄道与子午圈相交的弧和角;赤经和赤纬对这些弧和角的偏离及其计算 082

第四章 对黄道外任一天体,若黄经、黄纬已知,测定其赤经、赤纬和过中天时黄道度数的方法 089

第五章 地平圈的交点 090

第六章 正午影子的差异 091

第七章 如何相互推求最长的白昼、各次日出的间距和天球的倾角以及白昼之间的余差 094

第八章 昼夜的时辰及其划分 104

第九章 黄道弧段的斜球经度;当黄道任一分度升起时,如何确定在中天的度数 105

第十章 黄道与地平圈的交角 106

第十一章 关于表格的使用 113

第十二章 通过地平圈的两极向黄道所画圆的角与弧 114

第十三章 天体的出没 115

第十四章 恒星位置的研究和恒星在星表中的排列 117

第三卷

第一章 二分点与二至点的岁差 152

第二章 证明二分点与二至点岁差不均匀的观测史 154

第三章 可以说明二分点和黄赤交角移动的假想 158

第四章 振动或天平动如何由圆周运动形成 161

第五章 二分点岁差和黄赤交角不均匀运动的证明 163

第六章 二分点岁差与黄道倾角的均匀行度 167

第七章 二分点的平均岁差与视岁差的最大差值有多大 175

第八章 这些行度之间的个别差值和表示这些差值的表 177

第九章 二分点岁差讨论的回顾与改进 180

第十章 黄赤交角的最大变化有多大 183

第十一章 二分点均匀行度的历元与非均匀角的测定 185

第十二章 春分点岁差和黄赤交角的计算 187

第十三章 太阳年的长度和非均匀性 189

第十四章 地心运转的均匀性和平均行度 193

第十五章 证明太阳视运动不均匀性的初步定理 202

第十六章 太阳的视不均匀性 211

第十七章 太阳的第一种差和周年差及其特殊变化的解释 217

第十八章 黄经均匀行度的分析 219

第十九章 太阳均匀行度的位置与历元的确定 222

第二十章 拱点飘移对太阳造成的第二种差和双重差 224

第二十一章 太阳的第二种差的变化有多大 228

第二十二章 怎样推求太阳远地点的均匀与非均匀行度 231

第二十三章 太阳近点角的测量及其位置的确定 232

第二十四章 太阳均匀行度和视行度变化的表格显示 232

第二十五章 视太阳的计算234

第二十六章 可变的自然日236

第四卷

第一章 古人关于太阴圆周的假说 242

第二章 那些假说的缺陷 244

第三章 关于月球运动的另一种见解 247

第四章 月球的运转及其行度的详情 248

第五章 在朔望出现的月球第一种差的说明 257

第六章 关于月球黄经或近点角均匀行度之论述的验证 269

第七章 月球黄经和近点角的历元 270

第八章 月球的第二种差以及第一本轮与第二本轮的比值 271

第九章 表现为月球离开第一本轮高拱点的非均匀运动的剩余变化  272

第十章 如何从给定的均匀行度推求月球的视行度 274

第十一章 月球行差或归一化的表格显示 277

第十二章 月球行度的计算 281

第十三章 如何分析和论证月球的黄纬行度 282

第十四章 月球黄纬近点角的位置 284

第十五章 视差仪的研制 287

第十六章 如何求得月球的视差 289

第十七章 月地距离的测定以及取地球半径为1单位 时月地距离的数值 291

第十八章 月球的直径以及在月球通过处地影的直径 295

第十九章 如何同时推求日和月与地球的距离、它们的直径以及在月球通过处地影的直径及其轴线 296

第二十章 太阳、月亮、地球三个天体的大小及其比较 300

第二十一章 太阳的视直径及其视差 301

第二十二章 月球的可变视直径及其视差 302

第二十三章 地影变化可达什么程度 303

第二十四章 在地平经圈上日月各视差值的表格显示 305

第二十五章 太阳和月球视差的计算 313

第二十六章 如何分离黄经和黄纬视差 314

第二十七章 关于月球视差论述的证实 318

第二十八章 日月的平合与平冲 319

第二十九章 日月真合与真冲的研究 321

第三十章 如何区分在食时出现的与其他情况下的日月合冲 322

第三十一章 日月食的食分 323

第三十二章 预测食延时间 324

第五卷

第一章 行星的运行和平均行度 333

第二章 用古人的理论解释行星的均匀运动和视运动 347

第三章 由地球运动引起的视非均匀性的一般解释 348

第四章 行星自身运动看起来如何成为非均匀运动 351

第五章 土星运动的推导 355

第六章 对土星新观测到的另外三次冲日现象 362

第七章 土星运动的分析 372

第八章 土星位置的测定 373

第九章 由地球周年运转引起的土星视差,以及土星(与地球)的距离 374

第十章 木星运动的说明 378

......

天文地理经典论著 套装是2018年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波〕尼古拉·哥白尼。

得书感谢您对《天文地理经典论著 套装》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乐高机器人——我的国际节日 电子书
适读人群 :喜爱乐高的青少年 这是一本以乐高为表现形式,将国际主要节日的知识融入其中的书籍。在孩子娱乐的同时,能够学习到相关的节日知识。本书囊括了码高机器人教育多年来的获奖案例。
大颗粒积木创意搭建指南(基础篇) 电子书
本书带领读者用大颗粒积木搭建出各种有趣的模型,搭建的作品贴近生活,还可以活灵活现地动起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书中每一个作品都有详细的搭建步骤、零件清单,并附赠视频演示,帮助读者完成搭建。
数学那些事儿:思想、发现、人物和历史 电子书
一本短文集,带你看看数学世界的伟大定理、难题、争论以及诸多不解之谜。
悠扬的素数:二百年数学绝唱黎曼假设 电子书
从数学家持续关注的素数问题入手,作者创作出了这样一部引人入胜、令人津津乐道的作品。无论你是否了解数学,你都能够享受这本书带来的阅读盛宴。
数学也荒唐:20个脑洞大开的数学趣题 电子书
一本来自于法国“非常搞怪”的数学网红博客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