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金哲学思想与文本分析法

巴赫金哲学思想与文本分析法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巴赫金哲学思想解析: 文艺学、语言学与现代文学探讨

内容简介

本书以巴赫金的哲学思想为纲,文艺学和语言学理论为目,揭示其整个思想的独特的体系性,认识独白与反独白思维倾向的互动关系,探讨对话研究和话语对话性分析的方法,考察独白,复调与狂欢因素在现代文学中是否存在又怎样存在。

作者简介

作者凌建侯,1968年12月出生于浙江余姚,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曾求学于北京大学俄语系、苏联伏尔加格勒大学语文学系、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副教授。发表有关俄罗斯语言文学的论文20多篇,参与中文版《巴赫金全集》第2卷与第4卷的翻译工作,主持翻译阿格诺索夫主编的《20世纪俄罗斯文学》,文学译著有索尔仁尼琴中篇小说《克雷切托夫卡车站纪事》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研究巴赫金:理解与对话

内容简介

前言 理论延续与运用

第一章 巴赫金学与开放的思想体系

1.1 巴赫金热与巴赫金学

1.2 巴赫金思想的意义

1.3 巴赫金学派后继乏人

1.4 关于巴赫金思想体系性的争论

1.5 巴赫金身上的对话、狂欢与独白因素

第二章 早期哲学与美学思想

2.1 道德哲学和我与他人

2.2 审美活动和作者与主人公

2.3 认识论背景下的巴赫金哲学

第三章 对话与狂欢的哲学阐发

3.1 狂欢:以独白对付独白

3.2 复调:精神对话论

3.3 笑与语言意识的相对化

3.3.1 笑与相对化

3.3.2 语言与相对化

3.4 现实的狂欢与理想的对话

第四章 巴赫金的语言哲学

4.1 当代语言哲学背景下的巴赫金

4.2 巴赫金论语言学流派

4.2.1 有争议的文本

4.2.2 语言学流派划分的比较

4.2.3 划分流派的哲学基础

4.3 巴赫金与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4.4 话语理论

4.4.1 话语及其对话关系

4.4.2 语言学与超语言学的哲学关系

4.4.3 话语理论的语言学启示

第五章 俄国语言学诗学

5.1 俄国人眼中的语文学

5.2 俄国语文学研究中的语言学诗学倾向

5.2.1 理论诗学在文学研究中的位置

5.2.2 文艺学与语言学的联姻

5.3 洋腔洋调诗的语言学诗学分析

5.4 从语言学和文艺学角度看俄国语言学诗学

第六章 话语对话性分析法

6.1 文学话语的对话性

6.1.1 言语的形式

6.1.2 文学话语的内在对话性

6.2 人文话语的对话性

6.2.1 人文话语的特点

6.2.2 人文话语对话性分析

6.2.3 “辩证法”与“对话法”

6.2.4 巴赫金与洛特曼洛特曼论对话

第七章 言语体裁理论与体裁分析法

7.1 体裁问题的历史追溯

7.2 从语言学视角看体裁的主要特点

7.2.1 体裁的言语本质

7.2.2 言语体裁是程式化的话语

7.2.3 言语体裁是话语的自然存在形态

7.2.4 体裁与语调

7.3 从文艺学视角看巴赫金的体裁思想

7.3.1 长篇小说与语调

7.3.2 巴赫金与形式主义者的体裁之争

7.3.3 体裁的长篇小说化

7.4 言语体裁与话语规律

第八章 狂欢理论与文学狂欢化分析

8.1 史学视角中的狂欢理论

8.1.1 “谬论”说与“神话”说

8.1.2 分歧主因与史学反证

8.1.3 几点评价

8.2 狂欢及其民间渊源

8.3 意识的狂欢化与文学狂欢化分析

8.3.1 意识的狂欢化

8.3.2 文学狂欢化分析

8.4 从狂欢理论看疯癫形象

第九章 复调理论与现代小说

9.1 复调与杂语

9.1.1 复调小说的基本特征

9.1.2 杂语和小说修辞的三个维度

9.2 《魔山》中的独白与反独白因素

9.2.1 复调因素

9.2.2 狂欢因素

9.2.3 独白特征

9.2.4 三种因素并存的基本原因

结束语

外文引用文献中外文对照表

主要人名索引

后记

巴赫金哲学思想与文本分析法是2007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凌建侯。

得书感谢您对《巴赫金哲学思想与文本分析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景观社会中的“异轨”与突围 ——居伊·德波哲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居伊·德波,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许多学者挥之不去的思想他者。德波的美学政治实践、情境主义国际与1968年左翼运动、景观社会批判、综合景观理论等,都成为了这批在1968年左翼运动中成长起来的学者不断回溯的主题。然而,在我们过往关于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的过于聚焦化的研究中,而对其景观社会理论也由于缺少思想史谱系的回溯,而被视为是从天而降的作品,全景式的德波思想形象恰恰被遮蔽了。因此,本书正是要从德波所
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关于阿尔都塞的一种文本学解读 电子书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以文本学的解读方式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著名哲学家阿尔都塞哲学思想的学术专著。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阿尔都塞的三个经典文本:《保卫马克思》,《读〈资本论〉》和《论再生产》。作者着力揭示了阿尔都塞研究中长期被遮蔽的隐性方法论构架,这种探索主要体现为作为认识论史研究语境中深层理论构架的问题式与症候阅读法。在此,作者首次采用了理论“反打”的写作法,以附文的形式穿插了对阿尔都塞逻辑核心的解构与后现
戴震哲学思想新探:以戴震为中心的乾嘉学术及其现代性研究 电子书
本书汇集国内哲学研究领域关于“戴震哲学思想”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科琴分析哲学思想研究.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 电子书
本书是对英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加文·科琴分析哲学思想的介绍。加文·科琴试图把英国分析哲学的传统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相结合,从分析主义的视角出发,对马克思的实践思想、科学理论、革命策略以及社会主义的价值诉求等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整体论的实践哲学思想,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唯物论、辩证法和实践论的基本特征,最终形成了一种极具英国特色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技术哲学思
吉登斯社会哲学思想研究.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 电子书
本书主要是对英国新左派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的社会哲学思想的解读。吉登斯通过对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等社会哲学思想的梳理,结合当代欧洲社会的历史发展与变迁,以商品化的资本主义社会、极权主义的现代化政治和现代性的民主制度的批判为切入点,试图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关联起来,形成了一种总体化的社会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