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至汉初的黄老思想研究

战国至汉初的黄老思想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以战国至汉初的黄老思想为研究对象,共包括绪论和四章正文。

内容简介

绪论包括选题缘由,研究范围的界定,相关文献及使用原则,相关研究综述等。

第一章是对黄老概念的厘清。包括对“黄老”之名、黄老思想基本内涵的界定,黄老与老庄、道教之间的关系等。

第二章论述黄老思想与其他诸子学派的关系,包括黄老与杂家、名法、儒墨和阴阳四个方面。

第三章考证黄老思想的源流。考察了《老子》所存在的二元思维特征;对黄老之学产生于齐国说提出质疑,并以文献史料的分析为基础,提出了黄老思想发源于楚地的观点;对从春秋末至汉初的黄老源流进行了合理推测。

第四章考察了黄老与汉初政治的关系。提出了统治思想的“层次”说;对汉初黄老思想独具的特点进行分析,并论述了黄老地位的变动与汉初统治者的关系。

作者简介

作者高新华,山东邹平人,201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自2010年9月以来执教于山东大学文学院,现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工作以来在《文史哲》《中国音乐学》《图书馆杂志》等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在教学上始终奉持学生至上的原则,在科研上则追求实事求是、不为空言的精神,践行“兴之所至,心之所安”的人生境界。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第一章 黄老思想释名

第一节 黄老正名

第二节 黄老与老庄、方仙道的关系

第三节 黄老思想的基本内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黄老与其他思想派别的关系

第一节 黄老与杂家的关系

第二节 黄老与名、法的关系

第三节 黄老与儒、墨的关系

第四节 黄老与阴阳家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老思想源流考论

第一节 由对《老子》之“欲”的误读论《老子》思维的二元模式

第二节 黄老之学产生于齐国说质疑——从齐威王“高祖黄帝”谈起

第三节 黄老之学产生于楚地说

第四节 “文子为文种”说新证

第五节 先秦至汉初黄老的源与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老与汉初政治

第一节 汉初统治思想层次说

第二节 汉初黄老政治的特点

第三节 黄老思想指导地位的变迁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战国至汉初的黄老思想研究是202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高新华。

得书感谢您对《战国至汉初的黄老思想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2016) 电子书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为中华日本哲学会的会刊。
杜威探究型哲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探究”为核心范畴,把杜威的哲学标示为一种探究型的哲学思想,打通探究、知识与逻辑之间的关联,并且通过社会探究这一范畴,使杜威哲学过渡到社会层面,杜威哲学的整体面貌得以显现;概括了杜威哲学的五个基本方法论,并将其用于分析杜威的各个哲学领域,从而使杜威哲学的晦涩和模糊变得清晰而生动;着重关注杜威的逻辑理论,探讨杜威早期的逻辑思想和后期逻辑思想的关联。
中国伊斯兰先贤:马注思想研究 电子书
在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中,有“回族四大著作家”(王岱舆、马注、刘智、马复初)的说法。马注思想之所以值得重视和研究,完全与他出生于回族世家,自幼受儒学教育从而在融合伊斯兰与儒家思想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清真指南》堪称伊斯兰教中国化方面的杰出代表作。当前,世界范围内伊斯兰教的赛莱菲耶极其活跃。它在国际政治领域,已经产生了可见的危害;它在思想、文化、宗教领域的流传,人们同样不应低估它的严重影响。
《巴黎手稿》研究:马克思思想的转折点 电子书
马克思思想的转折点本书是一部对青年马克思《巴黎手稿》的研究著作。
空间生产的知识——列斐伏尔晚期思想研究 电子书
列斐伏尔正是空间转向与资本主义城市空间批判最早、最重要的旗手之一。在后现代主义的诸种话语(以及后现代地理学)告别马克思主义的宏大叙事,并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解构的时候,列斐伏尔仍旧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分析和唯物辩证法,试图以“空间生产的知识”维持一种统一性的社会批判理论框架,对诸多学科和理论进行跨界、越轨与整合,他始终抱有一种元理论建设的勇气与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