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探究新媒体与互联网的发展动向及其社会影响。
内容简介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媒体与互联网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信息化发展大势和国内国际大局出发,就网约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我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在这一重要思想旨引下,我国互联网发展和治理不断开创新局面,中国正从网络大国国向着网络强国阔步迈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信息革命发展大势、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推进网信事业发展推动数字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价值,指明了以信息化数字化驱动切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本书主要收录未正式发表的新媒体与互联网领域研究成果,包括新处媒体学科理论与方法、新媒体发展管理与政策、网络空间战略、网络内容治理、新兴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技术发展走向……
作者简介
作者谢新洲,管理学博士,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新媒体与网络传播、媒体经营管理、竞争情报与企业竞争战略。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编写委员会
前言
专题一 网络内容生态治理
安全与发展:网络内容审核标准体系的价值取向
一、网络内容审核的现状探讨
二、网络内容审核标准存在的问题
三、问题存在的原因:显隐要素与价值冲突
四、标准体系的建立及其意义
互联网内容治理评价体系的建构研究
一、治理效果评价的理论基础
二、互联网内容治理体系的建立方法与原则
三、互联网内容治理评价体系的指标建构
四、结语:互联网内容治理评价体系的应用与发展
算法推荐的社会风险与治理转向
一、算法的定义与多重属性
二、算法权力及其导致的社会风险
三、算法治理的主要路径与分歧
四、治理新趋势:重构人的主体性
社交媒体虚假信息的动态成因与治理启示
一、行动者网络理论:虚假信息研究的新视角
二、社交媒体虚假信息的动态成因:行动者网络分析
三、社交媒体虚假信息的治理启示:以遏制源头生产为目标
四、结语
何为“虚假信息”:概念分析与对比辨析
一、虚假信息的存在基础:从“信息”到“不实信息”
二、虚假信息的概念分析:内涵与外延
三、相近概念的对比辨析:边界与属性
四、结语
人工智能背景下虚假新闻的新传播与新治理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虚假新闻的新技术驱动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虚假新闻的新传播特点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虚假新闻的新治理启示
四、人工智能背景下虚假新闻治理的国外经验
五、结语
专题二 互联网平台与数字治理
网络内容治理中的平台主体行为研究综述
一、平台的动机和责任
二、平台的具体行为
三、平台“私人治理”存在的问题
四、总结
平台内容治理中的用户角色:数字时代的内容把关
一、作为被动规制者的用户
二、作为主动治理者的用户
三、数字平台时代的内容把关:围绕可见性的实践
社会治理技术的“平台展演”:一项对“健康码”话题短视频的内容分析研究
一、“健康码”的短视频内容分析
二、短视频中的“健康码”
三、影响“健康码”短视频传播效果的因素
四、短视频平台可供与“健康码”认知建构
互联网平台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路径
一、文献综述:平台化的中国路径
二、个案研究:腾讯“健康码”的孵化和运行
三、研究发现:腾讯在“健康码”方案中的基础设施价值
四、小结
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的社会价值探析
一、研究方法及评估指标的确定
二、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的社会价值表现
三、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实践中的困难和问题
四、进一步引导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实践的建议
算法嵌入性、平台可供性与用户感知的关系研究
一、引言
二、嵌入性:算法对网络内容平台的嵌入
三、可供性:影响算法可见的平台特征与用户感知
四、结论与讨论
专题三 用户参与与数字文化
社会技术因素对短视频沉迷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文献综述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
四、研究结果
五、结论与讨论
网络内容生产模式与数字技术变迁的关系研究
一、网络内容生产模式的变迁史
二、网络内容生产模式与数字技术的关系
三、网络内容生产模式与数字技术变迁的深层影响因素
被动规制者的行为调适:“封禁”的想象可供性
一、理论基础:想象可供性
二、研究设计
三、认知资源:抖音官方规则中的“封禁”
四、“封禁”的想象可供性
五、行为调整:平台、人、社会的隐形动态协商
Z世代与80后、70后网络表达特征的比较研究
一、Z世代所处的网络环境特点
二、Z世代的网络表达特征
三、Z世代网络表达的主要风险与未来引导
四、结语
我国网络文学发展的困境及对策探析
一、网络文学行业发展现状及挑战
二、网络文学行业发展新特点
三、网络文学发展的困境及原因
四、促进我国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数字藏品的网络欺诈行为与治理逻辑
一、概念界定
二、数字藏品网络欺诈行为的形成原因
三、数字藏品的网络欺诈行为类型
四、针对现有数字藏品欺诈行为的规制与治理
五、结语
基于“三可”国际形象目标的大数据评估模式
一、北京冬奥会官方议程塑造“可信”形象
二、国际主流舆论积极参与建构“可敬”形象
三、民间社交舆论场热度助推“可爱”形象
四、结论
中国网络文明的发展与特色
一、网络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二、中国网络文明的特色
三、推动网络文明交流互鉴的原因
四、促进交流互鉴的有效途径
新媒体与互联网研究(2023)是2024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谢新洲 等。
得书感谢您对《新媒体与互联网研究(2023)》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