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空间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基于北京居民碳排放调查的研究(首都可持续发展研究丛书)

低碳空间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基于北京居民碳排放调查的研究(首都可持续发展研究丛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两位作者四年关于“低碳空间规划与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的成果,适合从事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以及从事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实践工作者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两位作者四年来对“低碳空间规划与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的成果,是试图将“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等宏大命题与微观层面的扎实调研与实证分析进行对接的尝试。基于两千多户家庭的问卷调查和统计数据,研究对北京居民碳排放与空间形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由此提出相应的规划和政策建议。

本书适合从事城市规划、城市地理、城市生态、城市管理等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以及从事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实践工作者阅读。

作者简介

作者秦波,男,汉族,湖北黄冈人。2000年于武汉大学建筑系获学士学位,2003年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获硕士学位,2007年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房地产系获博士学位。2008年至今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规划与管理系任教,现为副教授,并任副系主任。已在国际SSCI期刊发表论文近10篇,包括《JAPA杂志》、《城市研究》(Urban Studies)等一流期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完成著作3本;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课题3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基金2项,参与4项低碳城市相关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从“可持续发展”到“低碳空间规划”

一、“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发展

二、从“可持续发展”到“低碳发展”

三、从“低碳发展”到“低碳城市”

四、从“低碳城市”到“低碳空间规划”

第二节 研究问题:目标与意义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设计:数据与方法

一、宏观数据的获取与分析

二、微观家庭数据的获取与分析

第二章 研究回顾:低碳城市与空间规划

第一节 低碳城市构建与空间形态规划

一、构建低碳城市的路径框架

二、空间规划是构建低碳城市的重要手段

第二节 适应气候变化与低碳城市规划

一、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

二、城市形态与适应性策略

第三节 减缓气候变化与低碳城市规划

一、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结构

二、空间形态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

第四节 低碳城市的空间形态:规划策略与实践

一、城市尺度的低碳空间形态

二、社区尺度的低碳空间形态

三、低碳城市空间形态的规划策略

小结 我国的低碳城市研究与规划

第三章 北京二氧化碳排放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一节 北京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计算

一、不同计算理念的比较

二、不同计算方法的比较

三、基于实际能源消费总量法的北京市二氧化碳排放分析

第二节 北京二氧化碳排放增长预测

一、Kaya恒等式分析

二、面板数据分析

第三节 北京二氧化碳排放结构与趋势

一、按产业分类测算的二氧化碳排放结构

二、按终端使用方式测算的二氧化碳排放结构

小结

第四章 北京城市尺度的居民二氧化碳排放

第一节 基于调查问卷的居民二氧化碳排放行为

一、居民交通出行与二氧化碳排放

二、居民建筑能耗与二氧化碳排放

三、家庭能耗与社会经济因素

第二节 居民交通二氧化碳排放与模型

一、交通出行二氧化碳排放

二、交通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形态关系模型

第三节 居民建筑二氧化碳排放与模型

一、居民建筑二氧化碳排放

二、居民建筑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形态关系模型

第四节 不同规划方案的二氧化碳排放计算

小结

第五章 北京的高碳与低碳家庭组团

第一节 高碳/低碳家庭组团的判定

第二节 家庭组团的案例分析

一、五个代表性组团的基本情况

二、对五个组团的汇总分析

小结

第六章 北京社区尺度的居民碳排放行为

第一节 调研社区的基本情况

一、和平里

二、白米斜街

三、芳园里

四、国奥村

五、天通苑

六、紫苑社区

七、八角社区

八、翠屏北里

九、上地东里

十、上地佳园

十一、西河沿

十二、一亩园

十三、紫芳园

十四、紫金庄园

十五、华贸公寓

第二节 居民交通碳排放行为

一、交通出行方式的选择

二、交通方式选择与人均交通能耗

三、私家车拥有率与家庭交通碳排放

第三节 居民家居碳排放行为

一、用电能耗

二、家用电器

三、供暖方式

四、太阳能装置

小结

第七章 北京社区尺度的居民碳排放与空间形态

第一节 社会因素与社区的居民碳排放

一、家庭结构与碳排放

二、家庭月收入与碳排放

三、居住面积与碳排放(见图7—4)

第二节 空间因素与社区的居民碳排放

一、社区类型与居民碳排放

二、不同类型社区碳排放的比较

三、建筑密度与人均碳排放

四、设施丰富度与人均碳排放

五、出入口间距与人均交通碳排放

第三节 时间因素与社区的居民碳排放

一、不同建设时期社区的空间形态

二、不同建设时期社区碳排放的比较

小结

第八章 低碳北京建设的政策分析与行动计划

第一节 国外低碳城市政策梳理与经验借鉴

一、编制清单,确定目标

二、制订计划,整合政策

三、执行计划,采取行动

四、检验成效,激励监督

五、制度支持,金融创新

六、小结

第二节 北京市建设低碳城市近期行动计划

一、倡导自行车出行方式

二、重点解决轨道交通“最后一千米”

三、着力增加植被碳汇

四、搭建新能源发展框架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第一节 全书主要结论

第二节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国外若干城市低碳发展规划政策总结

附录二 《空间形态规划与低碳北京》问卷调查一

附录三 《空间形态规划与低碳北京》问卷调查二

致谢

低碳空间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基于北京居民碳排放调查的研究(首都可持续发展研究丛书)是2014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秦波。

得书感谢您对《低碳空间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基于北京居民碳排放调查的研究(首都可持续发展研究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低碳技术与政策管理导论 电子书
本书共六章,包括温室效应和低碳基础、碳排放交易与管理、工业过程碳排放核算及排放清单、清洁能源技术及碳减排作用、碳减排策略与技术等。
管理会计与低碳发展 电子书
本书聚焦管理会计助力低碳发展,会聚了政界、学界、企业界多位专家从低碳发展做为企业管理的绿色使命、会计体系建设和管理会计应用与创新等不同视角对这一主题的报告,以及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安永、ACCA、ICWA等联合开展的管理会计与企业低碳发展课题的调研报告。全书包括五个部分:双碳目标下我国企业低碳发展的现实环境,我国企业低碳发展的战略应对,企业低碳发展管理会计应用与创新,企业碳交易及相关会计处理问题,以
2050:中国的低碳经济转型 电子书
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的碳排放何时达峰,以及不同时期达峰的可能影响,也是我国政府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2050:中国的低碳经济转型》是重点分析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段重要历史时期,碳排放影响因素、排放量的变化、峰值以及减排的成本问题,是一部系统研究我国碳排放路径变化的著作,对于我国制订有效的减排方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碳排放权交易概论(碳排放权交易系列教程) 电子书
本书详尽阐述了碳排放权配额的分配与调整。
低碳居庭——水木年华 电子书
马勇、黄滢主编的《低碳居庭——水木年华》是目前国内第一本介绍以“低碳”为主题的建筑设计图册,书中大量收录了国际最新环保低碳的设计项目,参考价值非同一般。低碳作为一个时尚且实际的话题不停地被人们反复提起着。而随着碳危机的严重,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这个新概念开始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甚至已经开始被实际应用到建筑领域中。如今,在国外的很多建筑中都已经开始采用低碳的设计理念。而相对国外,国内建筑领域对于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