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文存

梁漱溟文存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梁漱溟一生重要代表作和文章的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清华国学研究院主编的“清华国学书系”之一种。本书与其它类似文存不同的是,本书重在突显梁漱溟先生在传统文化和国学方面的卓识和睿见,以示先生在国学与人生哲学方面的精深造诣和独到体悟。

作者简介

作者梁漱溟,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生于北京,祖籍广西桂林,顺天中学堂毕业,其后自学。中国现代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17-1924年执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0-1937年从事乡村建设活动。40年代抗日战争期间,为国事奔走,谋求国内团结。其主要著作包括《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凡例

导读 为儒学与中华文化凝神聚魂——梁漱溟学述

上编 论文选编

谈佛

儒术

究元决疑论

答陈嘉蔼论因明书

唯识家与柏格森

评谢著《阳明学派》

清华学校孔教会庆祝孔诞讲稿

孔子真面目将于何求

答胡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批评胡适之先生的人生态度并述我自己的人生态度

孔子学说之重光——在孔子诞辰纪念会演讲

什么是政教合一

对《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之我见

中国文化的特征在哪里

谈戏——山东省立剧院周年纪念会演讲词

杜威教育哲学之根本观念

中国文化问题

中国文化的两大特征

理性与宗教之相违

理性与理智之分别

纪念梁启超先生

中国文化问题略谈

勉仁文学院创办缘起及旨趣

读熊著各书书后

《礼记·大学篇》伍严两家解说合印叙

我对人类心理认识前后转变不同

儒佛异同论

重印孙著《拳意述真》序言

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孔子(节选)

试论宋儒朱熹氏在儒家学术上的贡献及其理论思维上的疏失

在“中国宗教伦理和现代化”研讨会上的发言

下编 论著(节选)选编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节选)

第八版自序

第三章 如何是东方化,如何是西方化(节选)

第五章 世界未来之文化与我们今日应持的态度

《乡村建设理论》(节选)

甲部 认识问题

乙部 解决问题

《朝话》(节选)

三种人生态度

中西学术之不同

《中国文化要义》(节选)

第五章 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

第六章 以道德代宗教

第七章 理性——人类的特征

第八章 阶级对立与职业分途

第九章 中国是否一国家

第十章 治道与治世

第十一章 循环于一治一乱而无革命

第十二章 人类文化之早熟

第十三章 文化早熟后之中国

《人心与人生》(节选)

第三章 略说人心

第十章 身心之间的关系(上)

第十四章 人的性情、气质、习惯、社会的礼俗、制度(上)

第十六章 宗教与人生

第十七章 道德——人生的实践(上)

第二十章 未来社会人生的艺术化

《东方学术概观》(节选)

第二章 儒者孔门之学

第三章 道家之学

第四章 佛家之学

(旧稿)第四章 东方学术的共同特征

梁漱溟生平大事记

启事

梁漱溟文存是2013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梁漱溟。

得书感谢您对《梁漱溟文存》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政治经济学的经济危机理论:经济危机相关理论及其历史作用研究 电子书
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一种基本原则或研究方法来研究有关经济危机的各种问题,评论各种经济危机理论,并且从头至尾把这种原则和方法贯穿其中。
成长的哲学课:自我与人生的思考 电子书
针对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困惑,设置12个互相关联的主题,展开一段充满智慧的哲学之旅。
处世的哲学课:他人与社会的思考 电子书
十二道富含社会重要价值的哲学课题,重点探讨人际关系的问题,涉及世界观和人生观等议题。
点亮自性之光 电子书
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演讲录,探索思想的本质。
梁启超评历史人物合集·先秦卷 电子书
梁启超对先秦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的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