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乡村建设文集一

梁漱溟乡村建设文集一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梁漱溟对中国社会改造与乡村教育关系的思想。

内容简介

20世纪的上半期,在中国兴起了一场由知识分子主导的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事业,学术界称之为“乡村建设运动”。作为一种改良主义实验,它希望在维护既存社会制度的前提下,采用非暴力的方式,通过兴办教育、倡导合作、地方自治、公共服务和移风易俗等措施,拯救日趋衰弱的农村经济,刷新中国政治,复兴中国文化,实现“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

在实践层面,“乡村建设运动”的思想通常与国家发展的战略、政策、措施密切相关,并呈现出“群体性”和“多样化”的特点。“乡村建设运动”在中国百年乡村建设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融汇中西的作用,有其独特的学术内涵与时代特征,是我们认识传统中国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实施新一轮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忽视的学术遗产。

作者简介

作者梁漱溟,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生于北京,祖籍广西桂林,顺天中学堂毕业,其后自学。中国现代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17-1924年执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0-1937年从事乡村建设活动。40年代抗日战争期间,为国事奔走,谋求国内团结。其主要著作包括《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当代齐鲁文库》编纂说明

编纂委员会

总序

编辑体例

编者说明

1928年

请办乡治讲习所建议书

(一)乡治命名之由来

(二)乡治所称之乡其区域大小问题

(三)乡治之行非有合于乡间固有之习惯心理必难成功

(四)乡治之行非从解决农村经济问题入手必难为功

“乡治十讲”听后记略

5月14日晚讲:

5月15日晚讲:

5月22日晚讲:

5月25日晚:

5月29日晚讲:

5月31日讲:

6月2日讲:

6月3日下午讲:

抱歉——苦痛——一件有兴味的事

我来接办本校的经过和今后的态度

我心中的苦闷

一件有兴味的事

如何成为今天的我

今后一中改造之方向

1929年

村政问答记

北游所见记略

一 昆山之所见

二 定县及翟城村之所见

三 山西之所见

河南村治学院旨趣书

河南村治学院组织大纲

大纲

学则及课程

1930年

主编本刊(《村治》)之自白

一 我是怎样一个人?

二 过去几年的烦闷产生今日的主张

三 我最近努力所在和主编本刊的由来

四 我对于国民党的态度

梁漱溟启事(为任《村治》主编事)

各地乡村运动消息汇志弁言

敬以请教胡适之先生

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

一 觉悟时机到了

二 所谓近世的西洋人及西洋文化

三 中世的西洋社会和他们的文明程度

四 由中世到近世的转折关键何在

五 中国人则怎样

六 解一解中国的谜

七 我们一向的错误

八 我们今后的新趋向

九 附志

答张廷健先生书

冯著《从合作主义以创造中国新经济制度》题序

“建设新社会才算革命”答晴中君

我们政治上的第一个不通的路

一 欧洲近代民主政治有使我们不能不迷信者两点

二 所谓他的合理

三 所谓他的巧妙

四 中国仿行这种制度之不成功

五 物质条件之不合

六 永不成功在精神不合

七 所谓精神不合者其一

八 所谓精神不合者其二

九 所谓精神不合者其三

十 所谓精神不合者其四

答马儒行君来书

悼王鸿一先生

为胡适之先生复信所写跋语

读李朴生先生《村治运动的正路》后志

中国问题之解决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设立旨趣及办法概要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组织大纲及学则课程

(一)组织大纲

(二)学则及课程

敢告今之言地方自治者

梁漱溟乡村建设文集一是201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梁漱溟。

得书感谢您对《梁漱溟乡村建设文集一》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喜心斋文集 电子书
本书分为调研论文、经验材料、深度报道、人物专访、思辩感悟五部分,收录了《炼化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为百万吨乙烯工程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跨世纪的辉煌》等文章。
乡村秩序的社会保育:安村变迁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浙江绍兴安村展开,以国家、市场和社会的视角去分析安村社会秩序的变迁过程,揭示不同力量的运作机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安村从典型的传统中国村落演变为区域性经济开发区,既是国家力量治理的结果,也是市场机制运作的结果。而在国家力量与市场机制推进的这个转变过程中,安村传统的社会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只有防卫,乡村秩序从而呈现一种不平衡的状态。
助力乡村振兴:数字乡村典型应用场景与实践 电子书
本书系统讲述了数字乡村的概念,以数字乡村的政策背景,发展情况为基础,结合数字乡村的建设重点,从信息基础设施、乡村数字经济,乡村数字治理以及信息惠民服务、乡村网络文化发展,智慧绿色乡村建设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数字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方向。本书立足于数字乡村知识的普及,为广大读者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数字乡村知识体系,并结合丰富的实例,展现了当前中国大地数字乡村建设的美丽画卷和未来方向。本书可以作为数字乡村相
动员与发展:生态移民中的国家与乡村社会 电子书
中国扶贫开发:从输血式到开发式,生态移民助攻坚。
精英俘获:扶贫资源分配的乡村叙事(田野中国) 电子书
扶贫并非纯粹的政策执行,更应是一场全面系统的社会改造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