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乡村建设文集二

梁漱溟乡村建设文集二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梁漱溟对中国社会改造与乡村教育关系的思想。

内容简介

20世纪的上半期,在中国兴起了一场由知识分子主导的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事业,学术界称之为“乡村建设运动”。作为一种改良主义实验,它希望在维护既存社会制度的前提下,采用非暴力的方式,通过兴办教育、倡导合作、地方自治、公共服务和移风易俗等措施,拯救日趋衰弱的农村经济,刷新中国政治,复兴中国文化,实现“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

在实践层面,“乡村建设运动”的思想通常与国家发展的战略、政策、措施密切相关,并呈现出“群体性”和“多样化”的特点。“乡村建设运动”在中国百年乡村建设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融汇中西的作用,有其独特的学术内涵与时代特征,是我们认识传统中国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实施新一轮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忽视的学术遗产。

作者简介

作者梁漱溟,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生于北京,祖籍广西桂林,顺天中学堂毕业,其后自学。中国现代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17-1924年执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0-1937年从事乡村建设活动。40年代抗日战争期间,为国事奔走,谋求国内团结。其主要著作包括《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当代齐鲁文库》编纂说明

编纂委员会

总序

编辑体例

编者说明

1931年

《述吾乡之小学教育及民众教育》一文编后记

在“七·九”誓师北伐纪念会上的讲演

敬答严敬斋先生

对于东省事件之感言

丹麦的教育与我们的教育

一 丹麦教育的根本精神

二 丹麦教育的创始人物

三 丹麦教育中几个重要科目

四 丹麦教育之要点

五 丹麦教育之变迁改进与扩展

六 从而论到我们的教育

1932年

乡农学校的办法及其意义

为拒赴国难会议致行政院电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之工作

《我们的乡村运动与现政权》按语

1933年

请大家研究社会问题

乡村建设理论提纲

一 乡建理论一科与其他科目之不同

二 乡村建设运动由何而起?

我们的乡村运动

乡村建设是什么?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县政建设实验区邹平县实验计划(摘录)

县政建设实验区实验计划绪言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工作报告

一 本院成立之缘起及与有关联之各团体

二 本院宗旨所在及现时工作目的

三 过去两年工作大概

四 过去工作之检讨

五 本院今后所致力之工作

社会本位的教育系统草案

一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分

二 教育宜放长及于成年乃至终身

三 教育应尽其推进文化改造社会之功

解决中国经济问题之特殊困难

由乡村建设以复兴民族案

甲 民族复兴问题

乙 民族复兴之途径

丙 乡村建设要点

建设与崩溃

中国之地方自治问题

1934年

村学乡学须知

绪言

学众须知

学长须知

学董须知

教员辅导员须知

村学乡学释义

就邹平土地状况复许仕廉函

为编制《由乡村建设以复兴民族案》致庄泽宣等六先生的公开信

邹平实验县区设立乡学村学办法

一 总则

二 村学

三 乡学

四 附则

以出家的精神做乡村工作

我的一段心事

村学乡学之具体办法

乡村建设与社会教育

孔子学说之重光

邹平乡村建设一斑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最近工作概述

杜威教育哲学之根本观念

一 《民本主义与教育》的读法

二 杜威的主要观念——生命观念

三 论无能与智慧

四 论生长与习惯

五 教育与社会

六 广义的教育——社会生活之自然的参与

七 狭义的教育——特设的学校教育

八 学校教育与社会自然教育之比较

九 指导作用

十 民本主义与教育

十一 论道德

十二 杜威的缺欠

民众教育何以能救中国?

精神陶炼要旨

社会教育与乡村建设之合流

邹平县卫生院开幕式上的讲词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及邹平实验县工作报告

一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之起源

二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及邹平县之工作

中国此刻尚不到有宪法成功的时候

乡村青年的训练问题

与丹麦两教授的谈话

在中国从前历史上有无乡村自治

乡村建设几个当前的问题

乡村建设旨趣

研究“乡村建设”的途径

咱老百姓得练习着自己作主办事

目前中国小学教育方针之商榷

中国合作运动之路向

梁漱溟乡村建设文集二是201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梁漱溟。

得书感谢您对《梁漱溟乡村建设文集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喜心斋文集 电子书
本书分为调研论文、经验材料、深度报道、人物专访、思辩感悟五部分,收录了《炼化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为百万吨乙烯工程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跨世纪的辉煌》等文章。
乡村秩序的社会保育:安村变迁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浙江绍兴安村展开,以国家、市场和社会的视角去分析安村社会秩序的变迁过程,揭示不同力量的运作机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安村从典型的传统中国村落演变为区域性经济开发区,既是国家力量治理的结果,也是市场机制运作的结果。而在国家力量与市场机制推进的这个转变过程中,安村传统的社会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只有防卫,乡村秩序从而呈现一种不平衡的状态。
助力乡村振兴:数字乡村典型应用场景与实践 电子书
本书系统讲述了数字乡村的概念,以数字乡村的政策背景,发展情况为基础,结合数字乡村的建设重点,从信息基础设施、乡村数字经济,乡村数字治理以及信息惠民服务、乡村网络文化发展,智慧绿色乡村建设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数字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方向。本书立足于数字乡村知识的普及,为广大读者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数字乡村知识体系,并结合丰富的实例,展现了当前中国大地数字乡村建设的美丽画卷和未来方向。本书可以作为数字乡村相
动员与发展:生态移民中的国家与乡村社会 电子书
中国扶贫开发:从输血式到开发式,生态移民助攻坚。
精英俘获:扶贫资源分配的乡村叙事(田野中国) 电子书
扶贫并非纯粹的政策执行,更应是一场全面系统的社会改造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