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世界禅学权威铃木大拙重要著作,被世界各国学者、专家视作权威而广泛援引。
内容简介
本册以开悟为主要目标,综述公案的参究。在铃木大拙看来,公案参究是一种求悟的手段,是现代禅修的要件,更是禅学能够延伸到今天的重要因素。
基于此,铃木大拙在书中重点论述了公案参究与禅悟、念佛之间的关系,以及公案参究对禅悟的促进作用等。
铃木大拙对于禅悟的见解,是对参禅者进行的透彻提点,依此修习,可以拨云见月,廓然开悟。
作者简介
作者铃木大拙(1870—1966),1870年生于日本石川县金泽市本多町,本名铃木贞太郎。年轻时曾随今北洪川与释宗演两位禅师学禅,1897年留美,凡十二年,1909年回国。回国后历任学习院讲师、东京帝国大学讲师、大谷大学教授,并创立“东方佛教徒协会”。1949年获日本政府颁发的文化勋章,1964年获印度亚细亚协会颁发的首届泰戈尔诞生百年奖。1966年逝世于东京圣路加医院,戒名“也风流庵大拙居士”。
铃木大拙作为日本现代著名的禅学思想家,比之同时代的其他日本佛教学者更具有世界性,所以在日本被誉为“世界的禅者”。他一生著述宏丰,撰写了大量有关东方禅学和文化的英文著作,使得欧美人文学界首次真正认识到东方思想的精髓,对西方思想影响颇深。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译序
编者序
初版序言
第一篇 公案的考究——一种求悟的手段
第一部分
一、超于知识的经验——禅悟
二、禅悟的意义
三、禅悟的主要特性
四、悟前的心理经历——实例数则
五、禅悟的决定因素
六、禅悟的心路历程与内容
七、早期禅修所用的法门
八、公案制的发展及其意义
九、公案参究的实际指导
十、公案参究的各种通则
十一、现身说法谈参禅
十二、疑情的要义与功能
附录:示参禅偈十首
第二部分
一、公案的参究与念佛
二、念佛与称名
三、称名的价值
四、称名的心理与公案参究的关系
五、念佛的目的是什么?
六、念佛的神秘与名号的称颂
七、经验与理论的建立
八、白隐禅师对参禅与念佛的看法
附录:十八则参悟经验
第二篇 两部禅学教科书——《碧岩集》与《无门关》
一、碧岩集
二、《碧岩集》第五十五则:道吾渐源吊慰
三、无门关
第三篇 佛教生活中的被动性
引言
一、业的教义
二、佛教罪业观的发展
三、被动或受动的心理
四、被动与忍辱
五、祈祷与念佛
六、被动或受动在佛徒生活中的圆成
第四篇 十牛图、颂
一、见性成佛与十牛图、颂
二、十牛图、颂—牧灵的十个阶段
开悟之旅(铃木大拙禅论集二)是2017年由海南出版社出版,作者[日] 铃木大拙。
得书感谢您对《开悟之旅(铃木大拙禅论集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