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害人家属

加害人家属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我们该如何对待罪犯的家人?这本纪实力作,与你探讨我们与恶的距离,带来看待犯罪案件的新视角。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每当社会上出现重大案件,针对加害人家属经常出现两种不同的声浪,一种认为“养不教父之过”,因此犯罪者家属必须承受,不仅有人会对犯罪者做出人身攻击,亦不乏针对家属的人肉搜索、网络霸凌;另一种则是认为“罪不及妻孥”,犯罪者会受到应有的惩罚,而家属何辜,不应该受到波及。这类正反意见引发的网络公审与媒体乱象屡见不鲜,却鲜少有人设想加害人家属因此承受的压力。

本书爬梳日本众多犯罪事件中加害人家属的心境与困境,透过手采访,详细记录了事发后他们如何承受社会压力,并进一步指出面对犯罪事件时,媒体的推波助澜和大众无法客观审视,往往在现实中和网络上导致集体霸凌而不自知。时至今日,在我们终于懂得对被害人伸出援手之际,或许也该试着“站在援助被害人的立场看待加害人家属”。

作者简介

作者铃木伸元,1996年自东京大学教养学系毕业,同年进入NHK电视台任职,历任新闻节目导播,负责《NHK特辑》《今日焦点》等节目。

曾两度荣获表彰优秀节目的银河赏奖励赏。著有《沸腾都市》(合著)《新闻消失大国:美国》。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一个平凡家庭

警方来电

出乎意料的自白

丈夫遭到逮捕

被采访车包围

加害人家属不能哭也不能笑

为了孩子,隐瞒事实

被惹恼的邻居们

独自面对无解的质问

一人犯罪,全家同罪?

找不到可以商量的人

“杀人犯的家”

“连儿子一起抹杀吧”

不得不转校

半夜前往校园“道别”

恐惧挥之不去

和所有亲友保持距离

永远无法得知真相

借钱度日

为了孩子而活

第二章 重访轰动的旧案

充满戏剧性的重逢

熟人的儿子是杀人犯

在匿名信、匿名电话中苟活

贴着“犯人亲属”标签的生活

父亲崩溃自杀

丝毫不敢面对事实,就这样吧

涂鸦骚扰,有多少是从众?

原因不明的火灾

失业,匿名邮件是最后那根稻草

整整一年,泪流不止

“报应论”

仅仅因为与犯人同校……

双重标签,双重痛苦

十余年来都被蒙在鼓里

被冤枉成罪犯

丈夫是她痛苦的源头

只有母亲会一直陪在犯人身边

冤狱令人生瞬间破碎

17年半才洗刷了冤屈

弟弟的绝望

交通意外令加害人家属走上绝路

因顶罪而导致的悲剧

加害人任职的机构受到强烈谴责

过度指责酿成的悲剧

首次针对加害人家属的全国调查

既是被害人家属,也是加害人家属

第三章 互联网狙击

网络制裁

隐私被传上网络

与网络共生的网暴

犯人父母的照片被疯传

犯人父亲的穿着被批评

网络风向,瞬息万变

网络暗语下的攻击

行政机关对网络侵害的关注

因随意发言背负刑事责任

第四章 青少年犯罪,预防比惩罚更有必要

逃避责任的家长

形迹可疑的孩子

批评与同情的界限

忽略了孩子求救的信号

重视孩子的情感发育

畸形的亲子关系

大恶始于小恶

青少年群体犯罪

“人世间”的可怕

部落内部的审判

被害人遭遇二次伤害

“体感治安恶化”

记者复杂的情绪

危险的媒体争夺战

第五章 各国对加害人家属的关注

英国:1988年成立非政府援助组织

英国:重点援助加害人子女

澳洲:关注儿童之间的交流

美国:社会大众鼓励、开导加害人母亲

美国:政府推动狱中课程

日本:2008年成立民间组织

日本:一句话就能改变人的想法

抱着矛盾的心态,从事援助工作

各种意见互相激荡,才是健全的社会

是什么使罪行发酵?

援助加害人家属任重道远

后记

加害人家属是2022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日] 铃木伸元。

得书感谢您对《加害人家属》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欲乐园 电子书
“乐园三部曲”收官之作,一个小人物逆袭失败的故事。
疼 电子书
一本由5个中篇组成的小说集。试图从人的精神里身体里挖到最深最疼痛的地方,这些从人心里长出来的丑恶、恐惧、无助深深刺痛每一个看到的人。
医述:重症监护室里的故事 电子书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重症甲型流感抢救纪实小说。
一片雪 电子书
渡边淳一又一部细节绽放之作。迷茫的中年之爱,源自于渴望,湮灭于贪求。
场景化社群运营实战手册 电子书
社群运营策略:场景化、激活、变现与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