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排斥的生产与再生产:对精神病家属照顾者的探索性研究

社会排斥的生产与再生产:对精神病家属照顾者的探索性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精神病家属照顾者社会排斥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精神病家属照顾者为研究对象,以社会排斥为核心概念,在理论上关注社会排斥的生产和再生产。社会排斥本质上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形态,在社会排斥生产部分,笔者首先分析各向度(包括经济、文化认知、政治、社会关系四个向度)个人与社会之间排斥性关系的具体表现,然后分析了三种个人与社会链接的中间机制——制度、空间、话语,并分别阐述每种中间机制生产排斥性社会关系的方式。在社会排斥再生产部分,笔者不仅分析了各向度间相互强化、循环作用再生产社会排斥的过程,分析了制度、空间、话语三者如何相互作用推动社会排斥的再生产,还进一步分析了自我何以通过合理化、有错化、认命等心理反思机制实现社会排斥的内化和再生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照顾者社会排斥的独特属性、照顾者社会排斥和残疾人社会排斥的本质性区别、社会排斥生产与再生产的关联,并对照顾的本质和反社会排斥的策略进行了讨论。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图表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精神病人及其照顾者概述

第一节 精神病简介

第二节 照顾者基本情况

第三节 照顾者压力和需求

第四节 照顾动机和意义

第三章 照顾者的社会排斥分析

第一节 经济排斥

第二节 社会关系排斥

第三节 文化认知排斥

第四节 政治排斥

第四章 照顾者社会排斥的生产

第一节 制度生产

第二节 话语生产

第三节 空间生产

第五章 照顾者社会排斥的再生产

第一节 排斥向度的再生产

第二节 制度、话语、空间的再生产

第三节 自我与社会排斥的再生产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两种社会排斥

第二节 社会排斥的生产和再生产

第三节 讨论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第一轮访谈提纲

附录3 第二轮访谈提纲

附录4 家属代表写给研究者的信

附录5 家属代表对《精神卫生法》草案的修改建议

参考文献

社会排斥的生产与再生产:对精神病家属照顾者的探索性研究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肖小霞。

得书感谢您对《社会排斥的生产与再生产:对精神病家属照顾者的探索性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言语行为与制度社会的建构 电子书
本书在新的语境下研究了制度社会建构的认知基础尤其是语言基础,并通过作为社会基本构成要素的制度性事实的建构来阐释制度社会的建构。由于语言在联结人类心智和道义中的特殊角色,本书建立了“心智—语言—伦理”的三维分析框架,分析了心智(主要指集体意向性)、语言(建构性言语行为)和伦理(言语行为理性)在制度性事实建构中的角色和作用机制。最后还从制度性事实的可理解性视角出发,通过对科学实在论的辩护论证了科学理性
社会的时间:形成、变迁与问题 电子书
本书认为时间是社会的产物,并加以论证。
社会的细节 电子书
本书是有关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的文章合集,体现了作者对于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新问题与新现象的关注与思考,内容包括社会与社会建设、社会工作、农村发展、劳工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宗祠与宗教文化等。书中许多文章是从社会结构与社会运行的细节入手,特别关注社会组织的文化建设,揭示其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功能;还有多篇文章是专为非学术报刊所撰写,带有较强的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的色彩,有助于读者认识复杂的人类社会。
数字技术与新社会秩序的形成(社会研究新视野丛书) 电子书
系统剖析了韩国数字化社会引起的问题和变化。
乡村秩序的社会保育:安村变迁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浙江绍兴安村展开,以国家、市场和社会的视角去分析安村社会秩序的变迁过程,揭示不同力量的运作机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安村从典型的传统中国村落演变为区域性经济开发区,既是国家力量治理的结果,也是市场机制运作的结果。而在国家力量与市场机制推进的这个转变过程中,安村传统的社会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只有防卫,乡村秩序从而呈现一种不平衡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