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热论 湿热论

温热论 湿热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内容简介

《温热论》(另一传本为《温证论治》)由清代著名中医温病大家叶天士编撰。内容简短,仅四千余字,却对温病理论与临床有极大的指导价值,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一部切合临床实用的温病理论性著作。 《湿热论》《湿热论》(又名《湿热条辨》)由清代著名温病学家薛雪编撰,约成书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以前。不分卷。全书仅论35条,直述湿热病证候表现、传变规律及治法方药。所论多为作者临床心得,间或论及张仲景《伤寒论》及吴有性《温疫论》的理论或治法。此书是一部切合临床实用的温病理论性著作,虽仅六千余字,却在湿热病方面对温病理论有创新性的补充。


温馨提示:本产品为电子书,非实体纸质图书。为保护图书著作权,电子书不提供原文件,不支持导出和打印,仅支持人卫社相关软件中阅读,可下载至软件中离线查看。除因质量问题,虚拟商品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

温热论 湿热论是2023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叶桂。

得书感谢您对《温热论 湿热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时病论 电子书
本丛书由“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均为各位专家遴选精善底本,加以严谨校堪,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时病论》为清代名医雷丰撰。全书8卷,列四时病70余种,从病因、病机、病状、治法、方药等方面详加论述,并于每一病证后附列自己治案。各病证持论有宗,作者总结自己临床经验,自拟60余种治法,切合临床实际,对后世颇有影响,对临床人员有指导价值
血证论 电子书
本书据清光绪二十年甲午申江褒海山房石印本整理。全书共8卷。主要围绕血证机理,表现、鉴别和治疗进行论述。本书特点有二:一是内容及议论多由心得而起,发明医理有自己独特见解。其二是本书体例条分缕析,务精且详。本书问世以来已成为医者治疗血证的必读之书。本次整理新增方剂索引,便于读者查阅。
肝胆源流论 电子书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撰用《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肝胆论治正文625条,载方59首;下篇精选晋唐以下肝胆诸论,计载方141首,全书载方共计200首。该集,上溯经典,下逮百家,分类详释,广集名注。熔肝胆平、病、诊、治于一炉,合理、法、方、药为一体,对古今中外肝胆要论进行了高度综合。书中选文广博,论理精详,集历代名家临证之精华,每多卓见,使得肝胆理治自成体系,是一部全面系统且具有较高
血病论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三篇。上篇系统阐述了血之概念、源流、生成、运行、调节、属性、生理、功能、血与气的关系;中篇从出血证、血虚证、血瘀证三方面对血病进行了深入探讨;下篇介绍了作者自己诊治现代医学11种常见血液病的临床经验。
格致余论 电子书
本丛书由“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格致余论》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的重要著作之一,它集中反映了名医朱丹溪的学术思想。历史上,其书对繁荣学术,指导临床实践,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据元刻本整理。全书1卷,医论42篇,着重阐述"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及"相火为病"的医理,强调观形察色,切脉问证,主张运用滋阴降火及理气、祛痰、行瘀诸法,从本求治。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