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

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哲学家卡尔·波普尔代表作,研究西方科学哲学重要参考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卡尔·波普尔后期重要论著。这一时期,作者的研究重心从方法沦扩展到知识的本体论地位问题,因而转到对世界的性质和结构以及整个宇宙进化的阐释。

在本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知识进化论”和“三个世界”的理论,引起了世界范嘲的哲学家、科学家的浓厚兴趣和热烈争论,对我们研究西方科学哲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卡尔·波普尔,出生于1902年7月28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当时属于奥匈帝国)的一个犹太裔中产阶级家庭,毕业于维也纳大学。1928年,他获授哲学博士学位,1930年至1936年间在中学任教。1950年代后,他的研究重点转向本体论,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著有《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科学发现的逻辑》《猜想与反驳》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知识论中的反传统——《客观知识》中译本序

致谢

前言

第一章 猜想的知识:我对归纳问题的解决

1. 归纳法常识问题

2. 休谟的两个归纳法问题

3. 休谟成果的重要影响

4. 我对归纳问题的处理方法

5. 归纳法的逻辑问题:重述与解决

6. 我对解决逻辑问题的意见

7. 优选理论与探索真理

8. 确证:不可几性的优点

9. 实用上的优选

10. 我对休谟归纳法的心理学问题作重述的背景

11. 对归纳法的心理学问题的重述

12. 归纳法的传统问题与一切归纳原理或规则的无效

13. 归纳问题和分界问题以外的问题

第二章 常识的二重性:赞同常识实在论和反对常识知识论的理由

1. 为哲学辩护

2. 不可靠的出发点:常识和批判

3. 与其他研究的对比

4. 实在论

5. 赞同实在论的理由

6. 论真理

7. 内容、真理性内容和虚假性内容

8. 论逼真性

9. 逼真性与探求真理

10. 作为目标的真理和逼真性

11. 关于真理和逼真性概念的评论

12. 错误的常识知识论

13. 常识知识论批判

14. 主观主义知识论批判

15. 常识知识论的前达尔文特征

16. 进化认识论梗概

17. 背景知识和问题

18. 包括观察在内的所有知识都渗透了理论

19. 回顾主观主义认识论

20. 客观意义的知识

21. 探求确定性和常识知识论的主要弱点

22. 对确定性的分析性评论

23. 科学方法

24. 批判性讨论、合理优选以及我们的选择和预言的分析性问题

25. 科学:知识通过批判和创造而增长

26. 休谟的因果问题和归纳法问题

27. 为什么休谟关于归纳的逻辑问题比他的因果问题更深刻

28. 康德的干预:客观知识

29. 休谟悖论的解决:理性的恢复

30. 与归纳问题有关的混乱

31. 错误的归纳证明问题中遗留了什么?

32. 动力论的怀疑论:同休谟对抗

33. 关于偶然事件的不可几性论证的分析

34. 总结:常识的批判性哲学

第三章 没有认识主体的认识论

1. 认识论的三个论点与第三世界

2. 对第三世界的生物学探讨

3. 第三世界的客观性和自主性

4. 语言、批判和第三世界

5. 历史的评论

6. 对布劳威尔认识论的评价和批判

7. 逻辑、概率论和物理学中的主观主义

8. 发现的逻辑和发现的生物学

9. 发现、人本主义和自我超越

精选的文献目录

第四章 关于客观精神的理论

1. 多元论与三个世界的论点

2. 三个世界之间的因果关系

3. 第三世界的客观性

4. 作为人工产物的第三世界

5. 关于理解的问题

6. 思想的心理过程和第三世界客体

7. 理解与解决问题

8. 一个极其平常的例子

9. 客观历史的理解一例

10. 问题的价值

11. 人文科学中的理解(“Hermeneutics”)

12. 与科林伍德的主观重现法比较

第五章 科学的目的

第六章 关于云和钟——对理性问题与人类自由的探讨

第七章 进化与知识之树

1. 关于问题与知识增长的一些看法

2. 关于生物学方法,特别是进化论方法的看法

3. 一种推测:“遗传二元论”

补遗 有希望的行为怪物

第八章 实在论者的逻辑观、物理观和历史观

1. 实在论和多元论:还原对突现

2. 历史上的多元论和突现

3. 物理学上的实在论和主观主义

4. 逻辑学上的实在论

第九章 对塔尔斯基真理论的哲学评述

补遗 关于塔尔斯基真理定义的笔记

附录 水桶和探照灯:两种知识论

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是2015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作者[英] 卡尔·波普尔。

得书感谢您对《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唯物史观的制度理论研究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为七章,内容包括:唯物史观制度理念的凸显、制度的内涵与构成、制度起源的实践基础、社会发展的制度维度、人的发展的制度条件等。
后果主义的严苛性问题研究 电子书
后果主义位道德冲突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原则。后果主义理论将行为的后果作为评价道德行为正确性的唯一因素。如果一个行为能够比另外一个行为产生更好的后果,那么行为者就应该去实行前一个行为。这样,如果行为者面临一个道德冲突,他必须在相互冲突的两个选项之间做出选择。那么后果主义认为行为者应当选择那个产生更好后果的行为,如果选项是两个以上,那么他应当实行那个产生最好后果的行为。本文将行为后果主义确定为后果主义的标
什译《妙法莲华经》的泰译研究 电子书
《法华经》是泰译本最多的大乘佛教经典。这些泰译本可分成两个系统:一是根据英译本转译的《妙法莲华经》和直接译自中文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二是梵文系统的泰译本。本书作者重点考察了什译系统的泰译本,分析诸译本译者如何处理大乘佛教与南传佛教在义理、文化上的契合与歧异,聚焦于译者与文本意义之间的关系的探讨。
西方哲学史上的宽容思想研究 电子书
宽容是行为主体对其不喜欢或不赞成的行为、信仰或生活方式有意向干涉却不干涉的一种有原则、有限度的克制。本书在概念分析的基础上,追溯了西方哲学史上的宽容思想,按照时间顺序对其进行了综述,不仅系统介绍了远至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近到伏尔泰、康德等哲学家的宽容理念,而且对每位哲学家宽容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学派演变均有述及。本书主旨虽关涉“宽容”又不止于就“宽容”而论。
《庄子》英译:审美意象的译者接受研究 电子书
本书共五章,内容包括:庄子学研究及英译状况的历史回顾、美学视角下的《庄子》“意象思维”及英译、英译《庄子》审美意象举隅、英译者对《庄子》文本整体审美意象的接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