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视野中的红楼梦

民俗学视野中的红楼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尝试从民俗学的角度,运用文艺民俗学的理论对《红楼梦》进行关照与透视。

内容简介

《红楼梦》既是古典小说的集大成,又是传统民俗的大展汇。本书侧重于探寻《红楼梦》中涉及的一系列民俗意象,民俗基因和民俗原型。探索其内部民俗意象生成的机制与规律,分析民俗基因与民俗原型在《红楼梦》中的表现形态。力求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用交叉学科的理念,对《红楼梦》和民俗文化的关系进行更全面深入的学理研究,从而认清文化多元化语境下《红楼梦》的民族属性及本色。

作者简介

作者赵云芳,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主要讲授“中国文学与中国民俗”“红楼梦艺术鉴赏”“明清小说研究”等课程。长期致力于《红楼梦》的民俗学研究,在《红楼梦学刊》《文艺评论》等刊物发表相关领域的论文十余篇,为“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红楼梦》中的民俗奇观(代序)

绪言

第一章 原生态民俗在《红楼梦》中的解构与重建

第一节 不写之写,暗中制约——“穿天节”与“上巳节”

第二节 对应错位,移花接木——“芒种节”与“花朝节”

第三节 创设情境,氛围烘托——“清明节”与“七夕节”

第二章 民俗意象原型在人物形象中的构成

第一节 人物服饰色彩中民俗意象原型的营构

第二节 人物形象气质中民俗意象原型的营构

第三节 人物姓名中民俗意象原型的营构

第三章 《红楼梦》中口承民俗的介入

第一节 直接嵌入——谚语、歇后语

第二节 体裁利用——谜语

第三节 题材利用——以补天神话为例

第四节 原型的借用与再造

第四章 以民俗纠葛建构的情节冲突

第一节 信仰民俗与情节预设

第二节 节俗效应与情节强化

第三节 游艺民俗与情节渲染

结语

参考文献

民俗学视野中的红楼梦是201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赵云芳。

得书感谢您对《民俗学视野中的红楼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红楼梦舒本研究 电子书
舒本是乾隆年间抄本,是非常难得的一个红楼梦版本,其价值可谓是超越了现存其他的脂本!
多维视野下的中日文学研究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日本佛教大学有合作交流协议,并于2017年确定了一个共同研讨主题,即“全球化时代的人文学科诸相研究——当代中日、东西交流的启发”,各自举办了一次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就佛教与中日文化的关系、中日古代“日记”比较研究、中国古代礼乐制度、近现代中日文化交流等多个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双方学者发表了高水平论文。本书即是此次研讨会的论文集。
家天下的家族世界:《红楼梦》建构的历史语境 电子书
《红楼梦》不是史书,却书写了历史。由此开放出一个全新的历史语境。它使得家天下和家族世界的界限高度重合。可谓,一家一天下,一花一世界。本书通过对《红楼梦》这部家族小说作“历史语境学”的解读,揭示出皇权和家族的复杂关系,以及大家族内部的权力结构、自我管理、人际关系、日常生活等丰富细节,从而勾勒出奴性社会的基本轮廓。
红楼梦(下)(青少年版) 电子书
《红楼梦(套装上下册)(经典彩绘版)》是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原名《石头记》,又名《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无论是文学造诣,还是故事情节,抑或是社会意义,都堪称我国古代伟大的长篇小说。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了荣、宁二府由盛而衷的过程,全面地描写了封建社会下的人情世态及种种无法调和的矛盾。《红楼梦(套装上下册)(经典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