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九辑)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九辑)

站内搜索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谈到了世界范围内文化交融背景下人们心理的变化。

内容简介

在全球化方兴未艾的当下,移民与社会流动频繁发生,文化的混搭与共生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文化作为特殊的情境性因素从不同层面影响、改变个人、人际、群体的心理过程。文化会聚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重新解读传统社会心理研究领域,包括自我、认同、决策等,本书收录了已有文化会聚心理学这一研究范式的最新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作者杨宜音,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学会理事长(2010-2014),《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主编。2016年起任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心理学,包括人际关系、群己关系与群际关系、社会心态、价值观及其变迁等。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代表作有:《自己人:一项有关中国人关系分类的个案研究》((台北)《本土心理学研究》2001年总第13期)、《个人与宏观社会的心理联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关系化与类别化:中国人我们概念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编辑委员会

主编简介

本辑特约主编简介

文化混搭:文化与心理研究的新里程

引言

一 文化混搭:文化与心理研究的新思维

二 文化混搭:会聚心理学的研究课题

三 结语

对文化混搭的反应及影响因素

文化混搭的动理——混搭的反应方式、影响因素、心理后果及动态过程

一 引言

二 对文化混搭的反应方式

三 影响人们对文化混搭反应的因素

四 文化混搭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五 文化混搭的纵深进程

文化会聚主义:一种关系型的文化心理定势

一 人类历史上理解文化的几种理念

二 文化会聚主义的特征:作为一种心理定势

三 文化会聚主义理念的测量手段

四 文化会聚主义的实验操控手段

五 文化会聚主义与其他变量:可能的预测、影响以及调节变量

六 文化会聚主义的现实意义

七 小结

文化混搭的心理过程

多元混融的新型自我:全球化时代的自我构念

一 文化与进化社会心理学的视角

二 自我构念

三 文化混搭下的自我构念

四 “混融我”:多元文化混融中的新型自我

文化会聚主义与多元文化认同

引言

一 文化建构身份认同的基本过程:分类、认同与区隔

二 多元文化情境中个人对多重身份的管理

三 文化混搭情境中的文化会聚认同研究

四 管理多元文化认同的策略及背后的文化意识形态

五 历史的维度:建构多元文化认同的现实主题

六 结语

文化混搭中的决策心理

一 引言

二 文化混搭情境中“文化”的内涵及其独特性

三 决策者如何评估混搭中的文化

四 文化混搭中的意义赋予与决策者的能动性

五 总结

文化混搭与社会变迁

文化混搭下的文化变迁研究——过程和影响的探究

一 文化变迁的两个层面

二 文化变迁的过程

三 文化变迁的结果与影响

四 结语

文化变迁与文化混搭的动态:社会生态心理学的视角

一 引言

二 社会生态心理学视角下的文化变迁及文化混搭

三 社会生态因素对文化混搭的影响

四 总结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投稿须知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九辑)是2015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杨宜音。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九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社会的细节 电子书
本书是有关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的文章合集,体现了作者对于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新问题与新现象的关注与思考,内容包括社会与社会建设、社会工作、农村发展、劳工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宗祠与宗教文化等。书中许多文章是从社会结构与社会运行的细节入手,特别关注社会组织的文化建设,揭示其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功能;还有多篇文章是专为非学术报刊所撰写,带有较强的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的色彩,有助于读者认识复杂的人类社会。
从青年到成年:社会转型、阶层分化与城市成年轨迹 电子书
本书以社会变迁为背景,通过对50后、60后、70后和80后成年轨迹的比较,讨论自改革开放以来成年轨迹的变化,关注成年轨迹的阶层分化特征。
家庭与性别评论(第9辑)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的集刊之一,展示了海内外围绕家庭与性别领域相关专题的多样化视角和最新成果。本书为集刊第9辑。
镜映思维: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形成 电子书
作者运用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社会学的知识和见解,引导读者通过利用镜映的原理去理解自己、他人、社会文化对自己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学会利用大脑的功能,定向发展自己的优势。
社会影响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 电子书
本书概述了社会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过程和方法,总结了国内外社会影响评价的一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