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关于华人、华人社会、华人文化的社会心理学原创性研究成果,展示华人社会心理学的多重视角及最新进展。
内容简介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发表有关华人、华人社会、华人文化的社会心理学原创性研究成果,以展示华人社会心理学的多重视角及最新进展。本辑与第七辑互为补充,既包括在第七辑中庸系统构念化基础上所深入开展的实证研究,尤其聚焦在中庸思维的基础心理历程及其与个体适应的关系上;也包括中庸研究的跨领域对话及对中庸思维构念化的理论反思,这种对话和反思覆盖从认知神经科学到家族企业研究,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到西方心理学前沿热点的广泛领域。
作者简介
主编杨宜音,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心理学,包括人际关系、群己关系与群际关系、社会心态、价值观及其变迁等。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代表作有:《自己人:一项有关中国人关系分类的个案研究》[(台北)《本土心理学研究》2001 9-总第13期]、《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联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关系化与类别化:中国人我们概念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编辑委员会
主编简介
本辑特约主编简介
中庸思维的基础心理历程
中庸思维的社会认知结构
喜怒哀乐之未发:情绪性刺激注意力与记忆的中庸思维体现
见林或见树? ——整体处理与中庸的关联性
中庸信念/价值量表的信度概化研究
中庸思维对不同情境决策行为的影响
中庸思维与个体适应
中庸致和:情绪调节灵活性的作用
夫妻中庸思维差异对成员家庭功能评定的影响
中庸思维对心理健康影响之初探
中庸思维在工作压力源与员工幸福感之间的作用:兼作海峡两岸比较
压力性生活事件对在职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庸思维的调节作用
中庸思维的跨领域研究对话
作为一种高级复杂的脑认知功能模式的中庸思维:初步的理论推测与构想
西方智慧研究新动态与中庸思维的关系
中庸思维与家族企业研究
中庸的构念化及理论反思
中国智慧哲学与中庸之道研究
日常生活的道德意义和生命意义:兼谈中庸实践思维的构念化
“一分为三”框架下的中庸界定:兼从方法论角度评当前中庸心理学研究
回顾与前瞻
中庸研究与华人本土心理学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投稿须知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8辑)是2014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杨宜音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8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