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新媒体下地方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策略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论述了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地方政府积极、高效、开放地应对境外媒体,树立和推广国家形象的多种策略;同时,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了新闻事件中地方媒体的应对之策以及国际形象的媒体建构。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用“温和政策”参与全球普世价值体系重建
第一章 境外媒体、记者与报道
第一节 境外主流媒体
一、美国主流媒体
二、西欧、日本等国家主流媒体
三、境外华文媒体
第二节 境外媒体驻华机构及记者
一、境外媒体驻华机构类型及特点
二、近年来境外媒体驻华机构、记者及涉华报道新变化
第三节 境外主流媒体涉华报道
一、境外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形象
二、境外主流媒体涉华报道的阶段性抽样
第四节 境外主流媒体涉华报道的基调和导向
一、对华报道数量增多,负面报道仍占多数
二、把政治报道作为宣传的重点,突出和夸大中国社会的政治问题
三、除了自然灾害等非人为因素造成的突发事件,其他领域的报道习惯进行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
四、报道手法貌似“客观”、“公正”,实则偏颇、片面、歪曲事实
五、对我国一些重大突发事件进行报道,片面强调并夸大负面影响
六、为受众设置议程,影响受众,形成心理暗示
第二章 政府与境外媒体的关系
第一节 境外媒体采访的管理
一、制度确立(1978—1989年)
二、严格规范(1989—1998年)
三、趋向宽松(1999—2008年)
第二节 奥运会后的对外传播新格局
一、对外开放交流心态逐步形成
二、“对外大传播”格局渐成体系
三、外媒与中国接触更趋全方位
四、境外驻华媒体类型多元化
五、国内外媒体话语权之争突出
六、新媒体成为对外传播重要渠道
第三节 新传播格局下的问题与不足
一、自信坦诚不足,落后的媒体政策仍然存在
二、涉外机制反应不及时,对外传播时效性相对落后
三、传播思维滞后,话语体系与世界脱节
四、对外传播瓶颈与障碍
第三章 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的策略
第一节 营销型策略:以政府目标考量对外传播效果
一、全球化下的“企业家”政府
二、主动策划,设置媒体新闻议程
三、引导媒体报道方向
第二节 软性化策略:以“新闻执政”增强传播效果
一、确立“新闻执政”的媒体战略
二、了解目标对象的基本情况
三、提供有生产价值的新闻
四、把握好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的平衡
五、增强文化传播引导
第三节 开放型策略:以自信应对境外媒体
一、端正心态,学会接受批评
二、及时公开,引导媒体报道基调
三、真实公开,确保信息的客观真实
第四节 多极化策略:以多方参与丰富话语表达
一、广大网民的力量
二、本国媒体独立的声音
三、非政府精英政治力量
四、海外华人及国外友人
第五节 危机型策略:以一体化的方式转化涉外舆情
一、迅速原则
二、自信原则
三、适度原则
四、坦诚原则
第四章 典型案例
第一节 境外媒体的奥运报道与政府的应对策略
一、事件回放
二、政府应对策略
三、理论评析
第二节 境外媒体的汶川地震报道与政府的应对策略
一、事件回放
二、政府应对策略
三、理论评析
第五章 南京国际形象的媒体建构
第一节 新境界:城市形象的对外传播
一、城市形象的概念
二、城市形象对外传播议题
三、国内城市对外传播案例分析
第二节 新研读:南京的国际形象
一、数据采集与分析
第三节 新阶段:城市形象国际化推广的探索
一、资源与载体
二、国际传播方法与途径
三、新传媒环境下南京国际形象的舆论塑造
附录
附录1 外国驻华记者调查问卷
附录2 南京城市国际形象调查问卷
附录3 政府主要对外管理部门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二、政府各级外事办公室
三、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
四、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五、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附录4 《外国记者和外国常驻新闻机构管理条例》
附录5 《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
附录6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常驻新闻机构
后记
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策略研究是2010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林利。
得书感谢您对《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策略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