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第六辑)

斯文(第六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散文学会主办刊物,本册是第六辑。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散文,是最有中国特色的文学体裁,也是包含最正统、最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的文献载体。

在当代古代文学研究界,诗歌、戏曲、小说都有相应的独立研究刊物,唯独散文没有。究其原因,一是散文研究自身的难度、广度,导致研究队伍不够壮大,研究梯队不够健全,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统;二是散文研究的理论模式和文献积累工程,都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和规模,导致散文研究缺乏规划和设计,往往附和、追随其他文体的研究风气,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学统。

总之,散文研究学统的完整性、独特性的缺失,是目前古代文学研究界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鉴于以上现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与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共同创办以中国古代散文为研究对象的大型学术集刊《斯文》。

《斯文》致力于搜寻、整理古代散文的新材料,思索、讨论散文研究的新方法,推出、揄扬散文研究的新论著,提倡、引领散文研究的理论自觉和文献整理,团结、联系两岸三地乃至东亚欧美的散文研究力量及机构,进而围绕散文来研究传统文化中的诸多重大问题,立足散文而关心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诸多态势和风气。

作者简介

编者郭英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上海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明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文学学术史、中国古代戏曲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1996年评为北京市“培养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者,2000年评为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201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先后出版学术专著28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杂志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40多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本期文章

主编的话

论曾巩古文醇厚严密、简淡明洁所蕴涵的文学美感

“复性之学”还是“以佛理解之”

清代汉宋学的道统之争

在道学与文辞之间

论阳明心学与明代诗文理、情向度的流转

从外饰到本体:“前文体论”时期的先秦两汉文章观

明末士人对苏轼的追摹式书写

晚清教育家孙万春的八股文教学理论

元代北方少数民族散文文体类析

六朝道教骈文的文学史意义

“前七子”书写简史

新见《望溪先生文偶抄》汇评本及其文献价值

2018年唐宋散文研究综览

2018年明代散文研究蠡测

2018年近代散文研究述论

宋代笔记辨体评述

《斯文》稿约

斯文(第六辑)是202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郭英德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斯文(第六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乐府学(第14辑) 电子书
乐府学是与诗经学、楚辞学、词学、曲学并列的古代文学专门之学。《乐府学》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国家一级学会“乐府学会”主办,研究对象远涉先秦,近及当代,研究领域涉及音乐学、文学、文献学、考古学、民俗学等多个学科,在乐府文献、礼乐制度、音乐形态、名家名作、乐府诗歌的制作与时代关系、海内外相关学术动态等方面都有研究。
乐府学(第15辑) 电子书
乐府学是与诗经学、楚辞学、词学、曲学并列的古代文学专门之学。《乐府学》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国家一级学会“乐府学会”主办,研究对象远涉先秦,近及当代,研究领域涉及音乐学、文学、文献学、考古学、民俗学等多个学科,在乐府文献、礼乐制度、音乐形态、名家名作、乐府诗歌的制作与时代关系、海内外相关学术动态等方面都有研究。
文学细读(第1辑) 电子书
《文学细读》以深耕文学文本的诗学世界为职志,以精读细品为方法,旨在揭示文本艺术奥秘,促进新的批评意识和解读方法的生长,提升读者解读文本的审美能力。《文学细读》以古今中外文学文本为批评对象,涉及文艺学、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戏剧影视学等学科,而聚焦于经典文本的细读和阐释,以弘扬深耕细作、求真务实的优良学风。《文学细读》既以先锋性的闽派批评为中坚力量,又以开放性心态面向学界,诚邀国内外文学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