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收录研究宋代思想文化、文学艺术、历史人文等方面的24篇高水平论文,本次出版的是第六辑。
内容简介
本书由王水照先生主编,之前已经出版五辑,在学界已经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本书面向中外学界公开征稿,不仅强调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同时也关注其他学科中与文学相关的新成果。
本书另外一个鲜明特色在于,适当收录已故前辈知名学者未曾公开发表的与宋代文学、文化有关的遗作,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编者王水照,男,浙江余姚人,1934年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即进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文学研究所工作。现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并担任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出版有《唐宋文学论集》《苏轼论稿》《苏轼其和和文学》《宋代文学通论》《苏轼研究》《苏轼选集》等著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錢鍾書贈劉大杰《宋詩選注》批校本批語輯録
錢鍾書答《宋詩選注》日譯者問
王仲聞《全遼文》審稿意見(附徐調孚批復、陳述信函等)
(一)王仲聞先生《全遼文》審稿意見
補充意見
(二)徐調孚手稿
(三)中華書局據王仲聞意見所擬正式致作者函
(四)陳述致中華書局函
新出北宋石刻碑誌文獻芻論
一、宋代石刻文獻的流傳保存及整理刊佈概況
二、本書所收北宋石刻概況
三、本書所收北宋石刻的文獻價值概述
四、本書所收北宋石刻的文學、藝術價值概述
論柳開的墓誌寫作——以八篇家族墓誌爲中心的考察
一、八篇家族墓誌的寫作背景
二、八篇墓誌的寫法
(一)語體之選擇
(二)素材與結構
(三)一篇墓誌之中夾誌他人之現象
(四)傳奇筆法之介入
(五)好以議論入墓誌
三、餘論
歐陽修史學的歷代評説與影響
一、兩宋
(一)宋人眼中的《新唐書》
(二)宋人眼中的《新五代史》
(三)關於《正統論》的争論
二、金元
(一)金代王若虚對歐陽修史學成就的評論
(二)金元史學界對歐陽修《正統論》的接受
(三)元代史學界對《新五代史》的接受
三、明代
(一)明人眼中的《新唐書》
(二)明人眼中《新五代史》
(三)關於《正統論》的評説
四、清代
(一)清人眼中的《新唐書》
(二)清人眼中的《新五代史》
(三)關於《正統論》的争論
宋嘉定間乞頒賜程靈洗廟號封爵等文書研究
一
二
三
四
五
附:宋嘉定間乞頒賜程靈洗廟號封爵等文書録校
想象與真實——論蘇軾《虔州八境圖八首并引》
一、知州的邀请
二、畫外的觀賞與想象
三、從觀賞者到畫中人
小結
江西風味何所似:“江西詩派”内涵辨析
一、治心養氣:精神内藴
二、領略古法生新奇:作詩方法
三、“句裏宗風”:作詩技巧
四、取樸拙而避華美:審美取向
山谷詩在日本五山禪林的流傳與閲讀——以萬里集九《帳中香》爲例
前言
一、山谷抄諸本與《帳中香》
二、《帳中香》的底本選擇與校勘
三、《帳中香》爲何只注《内集》的詩
(一)深受重視的《内集》任淵注
(二)流傳較少的《外集》史容注
四、萬里集九對山谷詩中禪的觀照
代結語
詞臣生活與宋調書寫——論南宋詞科士人的詩歌
一
二
三
四
日本漢籍《放翁詩話》考論
一、江户詩壇宋詩風之興起與《放翁詩話》之刊刻
二、《放翁詩話》的成書與内容
三、《放翁詩話》與《老學庵筆記》之比較研究
市河寛齋《陸詩意注》考論
一、市河寛齋與《陸詩意注》
二、《陸詩意注》與《唐宋詩醇》之關係
三、《陸詩意注》中注釋的特色
(一)《陸詩意注》引書特點
(二)注詩特點
四、《陸詩意注》的學術價值
(一)可對解讀陸詩提供新的思考
(二)可對《劍南詩稿校注》中的注釋作補充
(三)“詩書合一”與“詩中有畫”
(四)對劉辰翁評語的評論及放翁詩的考訂
五、《陸詩意注》的不足
(一)刊刻之誤
(二)注釋錯誤
(三)詩意解讀有誤
結語
附録:《陸放翁詩醇》首卷凡例
劉克莊的“江湖社友”——以嘉定詩壇爲中心
一、劉克莊與戴復古
二、劉克莊與“四靈”之趙師秀和翁卷
三、劉克莊與同鄉的趙庚夫和翁定
四、劉克莊與高翥
五、劉克莊與孫季蕃
六、劉克莊與曾極
七、劉克莊與宋自適、宋自遜昆仲
八、劉克莊與薛師董
小結
節奏的新變:宋代駢文獨特風貌的語言學闡釋
一、六朝駢文的典型節奏
二、節奏新變之一:句内拍節的增多
三、節奏新變之二:意義節奏的作用突顯
四、節奏新變之三:聲音節奏的複雜化
五、節奏新變之四:拍節對應方式的發展
小結
丹霞姊妹昔名盛,仕宦經行有遺篇——唐宋文士筆下的韶石山
一、韶石山與韶州地名來由
二、韶石山與唐宋文人士大夫之緣
三、宋人記遊韶石山詩作的“三鼎足”
論李廌襄州之行的民間轉向
一、李廌襄州之行考略
二、襄州之行的民間屬性
三、交往圈的代際轉换
四、詩歌創作中的魏闕與江湖
結語
文史之間:《搜神秘覽》的筆記世界與宋代筆記寫作
一、人書概略:章炳文其人與《搜神秘覽》其書
二、口耳相傳:《搜神秘覽》中古今承繼的情節
三、虚實相雜:筆記世界裏的當代士大夫形象
四、前定叙事:相同話語中的宋人心態與不同階層風尚
五、筆記與小説:《搜神秘覽》的本質與中國小説史的建構框架
互見與内向轉型:論范成大的地方書寫觀念
一、點綫層疊:紀行詩與紀行文的流動書寫
二、點面層疊:風土詩與地方誌的結構書寫
三、從四方到地方:南宋地理書寫觀念的内向轉型
宋代文學文化視野中的朱熹
一、思想史與文學史
二、宋代的“文學型文化”
三、朱熹與宋代文學傳統的“文字言語之工”
文本空間與書寫策略——朱熹《張浚行狀》探微
一、史源批判的不同指向
二、對朱熹剖白的再檢討
三、凹凸鏡下的實像:書寫之於材料
結論
論朱熹《楚辭集注》對屈原形象的重新塑造與南宋文學創作風尚
一、南宋文學創作的愛國主題與南宋文人的瓣香屈原
二、朱熹對屈原的知己之感與對屈原形象的重新塑造
三、《楚辭集注》的文學史意義
范仲淹交遊研究:以其書帖爲例
《蘇轍年譜》訂補
旅日高僧一山一寧禪師的偈頌和書法藝術
一、一山一寧禪師簡歷
二、《五燈會元一山抄》簡介
三、日本留下來的一山一寧禪師書法作品中的偈頌
蘇軾詩詞中“孫郎”究指何人
中國宋代文學學會理事會名單(第十届)
稿約
新宋学(第六辑)是2017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水照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新宋学(第六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