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草原管理成为中国“难缠问题”,环境社会学或助于思考。
内容简介
自2001年沙尘暴多次席卷内地,草原退化开始成为中国环境治理政策的重要内容,国家开始启动一系列项目并投入大量资金试图恢复退化草原。随着项目不断推进,研究草原问题的众多学者和决策者都发现“复杂性”是草原管理的首要特征,这意味着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经常会揭示或引发出其他问题。这些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汇总在一起,使得草原管理成为一个“难缠问题”。它涉及多个行动方,在多个层级上相互作用,而决策过程也是多层级的。这种问题具有涉及范围广和持续时间长的特点(Rittel & Weber, 1973)。环境社会学作为一个研究环境—社会相互作用关系的新兴学科,可能帮助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去思考草原管理问题。该成果在作者多年从事草原管理相关研究所发表的论文基础上,将相关研究归纳梳理,结合环境社会学相关理论,对这种难缠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最终归结到环境社会学最根本的问题,即到底什么样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解决这样的难缠问题。基于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加强中国解决草原问题的理论基础,并推动环境社会学理论在草原管理方面的应用以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序言
目录
第一部分 解题
第一章 草原管理:一个难缠问题
第一节 草原管理研究的发展
第二节 什么是“难缠问题”?
第三节 草原管理是难缠问题
第二章 环境社会学:草原问题研究的重要视角
第一节 美国环境社会学的发展
第二节 环境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
第三节 草原问题研究需要环境社会学的视角
第二部分 草原管理问题的环境社会学分析
第三章 草原问题的建构及其影响:阿拉善盟的案例
第一节 生态危机的话语
第二节 再集中的生态政策
第三节 退牧还草和公益林保护项目的实施效果
第四节 难缠问题:简单化的政策应对难以奏效
第四章 草原社会生态系统:干旱易变与移动弹性
第一节 干旱易变的草原生态系统
第二节 需要移动和弹性的草原社会系统
第三节 新环境范式的应用:社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
第五章 社区草原管理的困境:社会生态系统管理的尺度匹配
第一节 尺度匹配的重要性
第二节 案例研究地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草场承包后的社区破碎化
第四节 社会系统管理与生态系统管理匹配性的破坏
第五节 重建社会系统管理和生态系统管理的尺度匹配
第六章 市场化影响:草原畜牧业的代谢断裂
第一节 代谢断裂:生产与自然的断裂
第二节 草料投入:被迫登上苦役踏车
第三节 贷款增加:资源的重新分配
第四节 建设养畜:高投资却低收入
第五节 移民和城镇化:去牧民化造成的问题
第六节 不同层次的代谢断裂
第三部分 草原管理难缠问题的对策讨论
第七章 气候变化需要适应性治理:内蒙古草原案例分析与对策探讨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适应性治理
第三节 案例地介绍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三个案例地适应性治理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第五节 案例比较的结果与不足
第八章 商品化悲剧:生态补偿后草原过度利用的逻辑
第一节 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的实施
第二节 案例研究地及调查方法
第三节 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的经济激励效果分析
第四节 生态补偿应该补给谁:基于尺度问题的分析
第五节 商品化悲剧:生态补偿与草场过度利用的逻辑
第六节 脱嵌:草原难以成为家园
第九章 多维挤压:牧区社会结构的个体化过程及再嵌入的可能
第一节 城镇化过程中的去农(牧)民化与贫困
第二节 个体化的三重维度
第三节 多维挤压:牧区社会结构的个体化
第四节 牧民合作社:再嵌入的可能
第五节 牧业回归自然:拓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支持乡村振兴
第六节 牧业回归社区:建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合作伙伴关系
第四部分 结论
第十章 未来之路:环境社会学视角的再分析
第一节 剧变中的牧区、牧业和牧民
第二节 环境社会学对于草原管理研究的指导意义
第三节 草原管理对于环境社会学的贡献
参考文献
后记
草原管理“难缠问题”研究:环境社会学的视角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倩。
得书感谢您对《草原管理“难缠问题”研究:环境社会学的视角》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