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介绍移动社会网络中的信息传播和控制,重点分析节点识别、信息传播、谣言抑制等方面的应用。
内容简介
大规模网络的普及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研究信息和影响力在网络中的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机会。本书围绕近年来移动社会网络中信息传播与控制的研究热点和难点,重点介绍和分析了移动社会网络中的重要节点识别、信息传播最大化、谣言检测与抑制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全书共分为信息传播概述、移动社会网络的重要节点识别、移动社会网络的信息传播、移动社会网络的谣言检测与抑制四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对移动社会网络和社会影响力与信息传播模型相关知识的综述,第二部分通过分析移动社会网络的网络特征和社会属性,提出了多种重要节点识别方案,第三部分通过研究移动社会网络中的社团特征、用户的移动特征和信息传播规律,提出了多种信息传播最大化方案,第四部分通过挖掘移动社会网络中多信息传播的竞争关系和谣言信息的传播特征,提出了多种谣言抑制方案。
作者简介
作者张欣欣,工学博士,讲师,现就职于河南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2016年加入福建省网络安全与密码技术重点实验室和福建省网络与信息安全行业技术开发基地,主要从事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的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前言
第一部分 移动社会网络概述
第1章 移动社会网络
1.1 移动社会网络及其性质
1.2 信息物理社会系统
1.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社会影响力与信息传播模型
2.1 社会影响力
2.2 信息传播模型
2.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移动社会网络的重要节点识别
第3章 基于活跃度的重要节点识别方案
3.1 背景与相关工作
3.2 节点活跃度的定义
3.3 基于活跃度的重要节点识别
3.4 实验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基于社会属性和拓扑性质的重要节点识别方案
4.1 背景与相关工作
4.2 基于社会属性和结构洞的重要节点识别
4.3 算法分析
4.4 实验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基于全局信任模型的重要节点识别方案
5.1 背景及相关工作
5.2 基于全局信任模型的重要节点识别
5.3 实验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基于随机游走概率的重要节点识别方案
6.1 背景及相关工作
6.2 基于随机游走概率的重要节点识别
6.3 实验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移动社会网络的信息传播
第7章 基于局部密度聚类的社团检测方案
7.1 背景与相关工作
7.2 基于局部密度聚类的社团检测
7.3 对比实验与分析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基于波动粒子群的信息传播最大化方案
8.1 背景与相关工作
8.2 基于波动粒子群的最具影响力节点识别
8.3 实验与分析
8.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基于模体的信息传播最大化方案
9.1 背景与相关工作
9.2 基于模体的信息传播最大化
9.3 实验与分析
9.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 基于链路预测的信息传播最大化方案
10.1 背景及相关工作
10.2 基于链路预测的信息传播最大化
10.3 实验与分析
10.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移动社会网络的谣言检测与抑制
第11章 基于双向动态图的谣言检测方案
11.1 背景与相关工作
11.2 问题形式化定义
11.3 基于双向动态图注意力网络的谣言检测模型
11.4 实验与分析
11.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12章 融合用户表示的谣言检测方案
12.1 背景与相关工作
12.2 问题形式化定义
12.3 融合用户表示的谣言检测模型
12.4 实验与分析
1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13章 基于正向通信支配集的主动谣言控制方案
13.1 背景与相关工作
13.2 基于正向通信支配集的主动谣言控制
13.3 实验与分析
1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14章 基于信息博弈的谣言抑制方案
14.1 背景与相关工作
14.2 多实体竞争性的博弈论模型
14.3 基于传播路径的谣言抑制算法
14.4 实验与分析
1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15章 基于模体的多层网络信息可控传播方案
15.1 背景与相关工作
15.2 多层网络系统模型
15.3 基于模体的信息可控传播
15.4 虚假信息抑制效果分析
1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彩插
移动社会网络中信息传播与控制是2023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张欣欣。
得书感谢您对《移动社会网络中信息传播与控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