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基于作者们多年的调研访谈研究、工作经验,以及实践总结,指出未来的人才观念要从岗位视角转向网络视角,以期释放更大的个体价值,涌现更多创造超常价值的A类人才。
内容简介
谁能把全世界的A类人才组织起来,谁就能改变世界。
本书揭示了A类人才发展的底层思维,提炼出一套成为A类人才的系统方法。书中先介绍了何为A类人才,再着重阐述了个体成为A类人才的成长路径,之后,从管理者和组织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如何在团队和组织中生生不息地涌现A类人才。最后,本书还指出A类用户也是对组织极具价值的A类人才,需要精心管理。
书中除给出一些前沿的研究成果外,还配有相应的真实调研案例,使读者在轻松阅读时掌握成长的方法。
作者简介
作者秦弋,人才和创新管理专家,现任恒星乐乐联合创始人及首席技术官;北师大心理学学士,中科院管理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管理学博士。他曾任大疆创新总经理助理及人才管理创新实验室负责人、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新创业中心项目主管。他致力于研究在从组织社会到网络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管理模式、人才标准,以及组织-人才关系的演化趋势,并以行践言,通过创业、出版、授课、组建社群等形式推动更多A类人才涌现和创造价值。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推荐序 不卷不躺的A类人才,颠覆层级、反抗“996”
前言 搬开管理层级的大山
第1章 网络社会的兴起和A类人才
什么是A类人才
A类人才和创新网络
从组织社会到网络社会的变革
A类人才产生的条件
A类人才画像概要
1. 定义用户目标
2. 定义工作目标
3. 组合创新
创新网络中的A类人才
第2章 中国的A类人才
组织社会人才观的变革
中国组织社会的建立
从组织社会到网络社会的社会转型
中国的A类人才爆发
以A类人才为中心的人才管理体系转型
“茶聚智聊”的A类人才孵化实验
创新网络和层级制的均衡
中国情境下A类人才面临的挑战
1. 建立跨行业、跨岗位的普遍创新自信
2. 建立从追求人员成本和规模优势到追求人才效率优势的思维转型
3. 建立各领域通用的以A类人才为中心的管理方法论体系
第3章 创新网络:A类人才的生态环境
组织社会的人才环境:去个体化
组织社会的人才环境:圈层化
组织社会中的人际网络需求
网络社会的人才环境
1. 跨职能部门的内部创新网络
2. 组织-用户创新网络
3. 产业链合作创新网络
4. 个人成长网络
第4章 A类人才画像:网络社会价值创造逻辑的变革
从组织社会到网络社会的人才画像
能力一:定义用户目标
1. 抑制从自己的视角理解他人的冲动
2. 超越产品和技术,看到更高层次的目标
能力二:定义工作目标
1. 打破自己的角色固着
2. 激发为用户目标而工作的内在动机
3. 积极承担未被明确分工的任务
能力三:组合创新
1. 从组件层面打开产品和服务的“黑箱”,形成组件库
2. 基于组件库打磨创新要素,组成新的产品和服务
第5章 A类人才和职场瓶颈突破
组织社会和职场停滞
A类人才的职场策略
1. 有意识地超前接入和搭建创新网络
2. 能上能下,把边缘岗位变成重要岗位
3. 不求面面俱到,采用组合者策略解决重大问题,获得跳跃式晋升
第6章 以A类人才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组织社会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诞生
组织社会人力资源管理困境的本质
以A类人才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变革
1. 对A类人才公平的绩效薪酬体系
2. 以A类人才为标准的招聘系统
3. 多元跨界的人才发展体系
4. 基于网络的雇佣关系
第7章 A类人才的团队和组织
A类人才的裂变特性
从A类人才到A类团队
A类人才的短期团体
从A类人才团队到创新组织
嵌入组织的分布式创新网络
A类人才和组织中创新理念的扩散
A类人才和组织协同的新机制
组织中A类人才和非A类人才的协作
第8章 A类用户的价值和管理
以产品和消费者为中心的时代
从消费者到用户的观念转变
A类人才和价值驱动营销模式
A类用户的价值创造过程
1. 优质内容输出
2. 参与产品共创
3. 组织用户社群
参考文献
后记 打破“996”的职场魔咒
A类人才:从组织社会到网络社会的人才法则是2022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秦弋。
得书感谢您对《A类人才:从组织社会到网络社会的人才法则》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