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符号学:意义世界的形成

哲学符号学:意义世界的形成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部讨论意义与意识的符号学专著。

内容简介

现象学关注中心是意识,符号学关注中心是意义,哲学符号学,或称符号现象学,关注意识与意义的关系,或者说,意识中的意义,以及意义中的意识。因此本书从意义的产生,讨论到意义的经验化,最后讨论意义的社会化。无论讨论任何问题,意义与意识,是本书不敢忘的两个核心概念。

作者简介

作者赵毅衡,符号学家;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博士,现执教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主要学术著作有:《远游的诗神》《新批评》《文学符号学》《苦恼的叙述者》《当说者被说的时候》《礼教下延之后》《对岸的诱惑》《意不尽言》《符号学:原理与推演》。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题解 意义理论,符号现象学,哲学符号学

导论 意义世界

第一节 意义世界的复数性与复合性

第二节 物世界与实践意义世界:认知、理解、取效

第三节 思维世界:范畴与筹划

第四节 游戏与艺术在意义世界中的地位

上编 意义的产生

第一章 意识与意义

第一节 《意义的意义》之意义

第二节 形式直观

第三节 意义对象的“非匀质化”

第四节 统觉与共现:意义的最低形式完整度

第五节 指示性作为符号的第一性

第二章 文本

第一节 区隔:意义活动的前提

第二节 “全文本”与普遍隐含作者

第三节 文本如何引导解释

中编 意义的经验化

第三章 先验与经验

第一节 “思维-符号”与“心语假说”

第二节 重复:经验的构成方式

第三节 想象力:先验的与经验的

第四节 想象必有“象”吗?

第五节 人类意义共相

第四章 解释与交流

第一节 认知差:意义活动的基本动力

第二节 所有的理解都是解释

第三节 双义合解的四种方式:取舍,协同,反讽,漩涡

第四节 意义的未来品质

下编 意义的社会化

第五章 真知与社群

第一节 展示:文化范畴对意义解释的作用

第二节 真知与探究社群

第三节 解释社群观念重估

第四节 文本内的“横向真知”

第六章 符号与文化

第一节 元符号

第二节 文化:社会的符号活动集合

第三节 文化中的错位、畸变与转码

第四节 意识形态:文化的元语言

第五节 “超接触性”:文本主导更替与文化变迁

后记

哲学符号学:意义世界的形成是2017年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赵毅衡。

得书感谢您对《哲学符号学:意义世界的形成》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管理哲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主要借助哲学思维对管理的哲学分析、管理哲学思想述要、管理方法论、管理价值论、管理环境论、管理实践论共6章进行论述。
中国中产阶层的形成与特征:基于特大城市的经验研究 电子书
分析和研究中产阶层的生成机制,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网络:不做虚拟世界的“奴隶” 电子书
新媒体时代,我们已离不开由互联网构建的虚拟空间。它带给人们知识、娱悦和便捷的同时,带来的伤害不容忽视。虚拟空间隐藏着太多的谎言和伤害,正确而恰当地处理好网络使用、网络保护、网络沉迷之间的关系,摆脱网络带来的桎硞,是我们人生必须面对和经历的一课。本书以真实的案例和生动的图画,展示网络带来的问题,剖析带来的危害,帮助我们提升法律素养,学会用正确而恰当的方式,远离和应对网络带来的诱惑和伤害。互联网络,一
大学之美:我的教育世界 电子书
本书记录了张尧学院士在担任中南大学校长期间的风采历程。
社会科学哲学的语境论研究纲领 电子书
本书尝试运用语境论思想为当代社会科学哲学构建一种能够有效化解社会科学合法性危机的新路径。提出了语境论研究纲领这一社会科学研究新范式,为社会科学本体论、知识论和方法论困境提供了语境论解决方案,论证了社会科学具有同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解释地位,回答了社会科学规范性和解释力等理论难题,给出了评价社会科学发展进步的新标准,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科学中的“事实-价值”二分。指出社会科学是基于事实系统、因果系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