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时代的文化叙事:闽西的客家化进程和客家符号的建构

旅游时代的文化叙事:闽西的客家化进程和客家符号的建构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区域社会小历史丰富国家大历史,塑造了全新的闽西形象,提升了闽西的影响力。

内容简介

本书将闽西区域历史置于全球化进程中的旅游时代进行观照,引入后现代主义新史学观,运用历史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旅游人类学等研究方法,强调区域历史是一个不断书写的进程。为更好地融入全球化时代旅游市场,凝聚全球客家原生情感,强化客家人归宿感和文化认同,地方政府、民间组织、礼会精英通过有选择的、世俗化的、功利性的文化叙事和文化实践,重建客家传统社会,将闽西打造成全球客家祖地、客家核心区。

作者简介

作者余达忠,侗族,贵州黎平人。现任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副院长,三明学院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从事人类学、客家文化、黔湘桂边区多族群文化研究。著有《走向和谐——岑努村人类学考察》、《侗族生育文化》、《侗族民居》、《原生态文化:资源价值与旅游开发——以黔东南为例》、《两个人的乡村——作家通信》(合著)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2项,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发表学术沦文60余篇;获贵州省优秀社科成果奖二等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三等奖,贵州省文艺奖三等奖,三明市优秀社科成果奖二等奖,贵州文学乌江文学奖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走在路上的现代性:全球化进程中的旅游时代

第一节 现代性:全球化进程中的旅游时代

第二节 旅游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旅游发展的演进路径

第三节 故事讲述:旅游时代的历史重构

第二章 客家观念的建构与现代客家的文化认同

第一节 客家的污名化与客家观念的建构

第二节 全球化与现代客家运动

第三节 现代客家的文化认同

第三章 20世纪80年代以前闽西的客家化进程

第一节 作为地理与文化空间的闽西

第二节 闽西客家:以汀州为中心的考察

第三节 族谱中的客家:石壁文化符号的建构

第四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闽西的客家化进程

第一节 闽西客家的重新发现与自觉认同

第二节 闽西客家化进程:宗族重建与客家认同

第三节 闽西客家化进程:从社会精英到地方政府的共识

第五章 旅游时代的文化叙事:闽西客家符号的建构与客家品牌的打造

第一节 客家符号建构:客家祖地与客家母亲河

第二节 世界文化遗产:客家土楼文化品牌的打造

第三节 客家符号的建构与客家文化品牌的打造

第六章 客家祖地石壁文化符号研究

第一节 建构:一个文化符号的形成与演变——宁化石壁祭祖的人类学研究之一

第二节 旅游时代:文化品牌的打造与传统重建——宁化石壁祭祖的人类学研究之二

第三节 文化全球化与现代客家的文化认同——宁化石壁祭祖的人类学研究之三

第七章 客家闽西与全球客家:旅游时代客家区域社会重构

第一节 客家闽西与全球客家:对现代性的响应与闽西区域社会的重构

第二节 旅游发展与闽西客家文化生态的保护、建设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从边缘到中心:近代客家观念的建构与客家发展空间的扩展

附录二 文化叙事与历史现场:区域社会中的客家研究与客家学——以《客家研究新视野丛书》为中心

附录三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非领土扩张化和本土重建

附录四 余达忠论著目录

后记

旅游时代的文化叙事:闽西的客家化进程和客家符号的建构是2018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余达忠。

得书感谢您对《旅游时代的文化叙事:闽西的客家化进程和客家符号的建构》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文化的传承和自信——京师论坛对话录2017 电子书
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度“京师论坛”对话实录。
黑金时代:煤炭、政治与美国的工业化抉择 电子书
以煤炭作为经济变化的晴雨表,提供观察19世纪美国政治运作的独特视角,还原美国政治运作的细节,探究地区兴衰的机制。
古希腊瓶画的叙事性 电子书
本书讨论的叙事性指的是古希腊瓶画的“显性叙事”与“隐性叙事”两条叙事线索。前者指瓶画的装饰风格、图像内容等表现形式产生、演变、消失的整个过程。后者指隐藏在形式背后,导致其产生、演变与消失的深层原因,涉及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习俗、生产方式、经济条件、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等。前者以看得见的方式叙事,后者以看不见的方式叙事;前者使后者得以显现,后者则是前者产生的内在动因。本书将显性线索与隐性线索交叉对应,在
国际化与本土化:全球化时代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景观 电子书
本书是文学传记《浮生如梦――蔡东藩传》后续的学术研究性著作,着重研究蔡东藩的生平与著述、思想与历史演义特征,厘清了过往蔡东藩研究中的许多讹误之处,并首次从教育观、道德观、政治观、历史观四个方面,系统地剖析了蔡东藩的思想观念;从历史演义观、历史演义的编撰目的、《历朝通俗演义》的文体特征、史料处理办法及文笔运用等七个方面,系统地研究了蔡东藩历史演义自具一格的特色。
“白银时代”的落地 电子书
由江西财经大学讲师邱永志所著,描述历史上“白银时代”的形成,以及由此形成一系列货币制度和形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