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研究两宋之际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转向。
内容简介
在两宋之际的战乱动荡中,政治凌驾于经济、文化之上,专制皇权膨胀为独裁,一些倾向保守的知识分子转向儒学,以道德重建为救亡图存之道,这种保守主义思想终于被树立为国家正统,这就是影响后世中国近千年之久的“理学”。然而,对于思想文化的发展来说,这却是一场得不偿失的胜利,11世纪曾经纵横恣肆、辉煌一时、充满外向活力的中国知识分子和他们所创造的思想,在正统的笼罩下趋向内在、保守、封闭、自省,失去创新的动力。
作者简介
作者刘子健,生于1919年,已故。早年求学于燕京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和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历吏学教授。长期活跃于美国东亚研究学界,研究范围遍及宋代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重要论著的专书有《中国转向内在》《两宋诗研究汇编》《欧阳修的治学与从政》《宋代的改革——王安石及其新政》《传统中国》和论文多篇。其中,《中国转向内在》一书在美国汉学界影响甚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序言
导言
第一部分 从北宋到南宋
一、 关注差异
线索与方法
资料与假设
二、 宋代学术
文学
经学
史学
三、 宋代儒学
思想与制度
不同派别的新传统思想
第二部分 12世纪
四、 道德保守主义
亡国之耻的震撼
变革之门的关闭
保守主义者的正统要求
五、 专制政体与宰相们
走马灯般的宰相(1127—1134)
宰相团队(1135—1136及以后)
权相长期独掌朝纲(1139—1156)
别有用场的前宰相(1161—1162)
六、 个案研究:从辉煌到流放
谁有资格做榜样?
初擢签书枢密院事
宰相团队和国家政策
道德保守主义者的政治风格
从巅峰到谷底
第三部分 新儒家成为正统:得不偿失的胜利
七、 道德挂帅的新儒家:从争论、异端到正统
分析架构
道德先验论者自命正统
思想的传播与道德的结合
不合时宜的生活方式
失算的“伪学”之禁
从危机到国家正统
余论
注释中所用简称
参考书目
A.英文和其他西文论著
B.古代著述(宋一清)
C.中文及日文现代著述
B
C
D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转向是2011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美] 刘子健。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转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