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由上古叙至当下,通过日本料理探讨日本文化。
内容简介
我们熟悉的寿司、天妇罗、刺身、乌冬面等传统日本食物最初是什么样子?“怀石料理”“会席料理”如何发展成为今日的样貌?外来饮食又对日本传统料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作者梳理了大量中日文献、考古成果,结合在日本的亲身经历,从日本上古时代的饮食生活讲起,论述了日本料理如何由带有浓郁东亚大陆色彩的饮食,发展至具有鲜明列岛特色的日本料理。
除了料理本身,本书亦对与料理密切相关的调味料、饮食器皿、食摊、料理屋及料理书刊进行了论述,并对日本料理发展背后的“公家文化” “武家文化”、佛教的传入与发展、中国与朝鲜半岛文化的影响等文化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正如作者所言,本书的内容是日本饮食,但重点不在饮食本身,而是通过饮食表象探讨其内在的文化意蕴及饮食文化与其他文化领域的关联。
作者简介
作者徐静波,出生于上海,曾在神户大学、京都大学等日本多所大学担任教授,现为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研究领域为中日文化关系、中日文化比较。徐静波著作有《梁实秋——传统的复归》《东风从西边吹来——中华文化在日本》《近代日本文化人与上海(1923—1946)》《和食的飨宴》《观知日本》《上海の日本人社会とメディア1870—1945》(合著)等8种。徐静波译著有《白河夜船》《蹇蹇录》《日清、日俄战争》等12种,编著有《日本历史与文化研究》等11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第一章 日本饮食文化的源流与特点
第一节 本书的研究对象与重点
第二节 日本的自然风土与食物
第三节 日本饮食文化与东亚区域的关联
第四节 日本饮食文化的特征
第二章 上古时代日本人的食生活
第一节 农耕社会以前日本人的食生活
第二节 农耕文明的传来与弥生文化的展开
第三章 大陆色彩浓郁的饮食样态:奈良和平安时期
第一节 东亚大陆文化的影响与公家文化的形成
第二节 以王公贵族阶层为中心的都城居民的饮食生活
第三节 日本饮食文化独特性的初期展露
第四章 日本料理的早期展开:镰仓和室町时期
第一节 武家文化的登场与镰仓时期的饮食
第二节 室町时代日本料理格局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海外来风:精进料理和南蛮料理
第五章 日本料理的完成期:江户时期
第一节 江户时代的社会发展和文化勃兴
第二节 食摊的出现和料理屋的发展
第三节 料理书刊的兴盛
第四节 怀石料理、会席料理与高级料亭
第五节 陶瓷业的发达与餐食器皿的艺术化
第六节 都市和地方食生活的差异
第七节 酱油的诞生、砂糖生产的开始和食物种类的增加
第八节 江户时代最终完成的诸种传统日本食物
第六章 从传统走向近代:日本饮食文化的重大变革
第一节 西式饮食在明治日本的登陆
第二节 中华料理的全面传入
第三节 战争时期民众饮食生活的窘迫状况
第七章 现代日本人食生活面面观
第一节 战后极度的“粮食难”
第二节 走向“饱食”的时代:外来饮食的影响
第三节 形形色色的新料理
第四节 日本料理在海外
第八章 日本的酒文化
第一节 日本酒的源与流
第二节 清酒的林林总总
第三节 烧酎(烧酒)在现代的崛起
第四节 洋酒的传入与日本化
第九章 日本的茶文化
第一节 日本茶与中国的渊源及茶文化传来的第一阶段
第二节 茶文化传来的第二阶段及茶道成立以前的饮茶习俗
第三节 茶道的成立与演变
第四节 当今日本人的饮茶生活
参考文献
和食:日本文化的另一种形态是2017年由联合天畅出版,作者徐静波。
得书感谢您对《和食:日本文化的另一种形态》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