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走出去”与国家形象提升

文化“走出去”与国家形象提升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自20世纪初提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到新的发展阶段,中国与世界深度交融融合,对外文化传播的手段、内容、策略和技巧面临空前挑战。

内容简介

本书从国家战略、顶层设计、营销渠道和民族文化品牌等角度展开,从根本上掌握议题设置权和话语权,作为世界大国发出自己的声音,在世界范围内塑造大国形象,在文化和价值观念上具有国际影响力、感染力;通过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展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综合提升国家形象。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文化“走出去”与大国品牌形象建构

一、改善品牌议程设置,培育海外的中华文化认知

二、重视文化的国际传播力与对外影响力

(一)重视对外国家形象战略布局

(二)展示国家形象,重视国际性重大活动的作用

(三)制定对外文化传播策略,关注国际社会主流人群

三、发挥国际文化交流的战略作用

四、发展传播的“中国模式”

五、文化创造与国家认同

六、品牌知名度与国家整体形象战略

七、建设对外传播创新力

八、现代时尚:对外文化传播的当代性

(一)时尚现代的传播手段

(二)服饰文化形象

九、饮食文化“走出去”

(一)饮食文化的国际形象

(二)国家层面的食品行业战略

十、世博效应与饮食文化推广

(一)饮食习俗的文化密码

(二)“在地”风味最迷人

(三)点心可成为响亮的文化名片

十一、让民族品牌走向世界,打造中国特色文化符号

(一)茶文化的全球推广

(二)民族品牌的全球传播与营销

十二、建筑文化与国家形象

十三、充分发挥“全球盛会经济”的带动作用

(一)利用全球盛会展示“中国智造”风采

(二)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扩大海外营销渠道

(三)利用国际平台传播中国品牌,推进企业对外合作

第二章 对话传播与文化贸易的全球投射

一、文化对话:新型的外交理念

(一)通过对话建立沟通合作框架

(二)对话的机制化

(三)对话的战略性

(四)外交对话的柔性力量

(五)对话传播与国家软实力提升

(六)对话交流与中欧合作

(七)以对话创新国际传播方式

(八)对话传播的全面性、全局性和长期性

(九)汇聚文化能量,领航产业发展

(十)面向全球的人文交流机制

(十一)加强对外贸易和投资,促进文化“走出去”

(十二)合理利用“一带一路”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二、跨国企业的异域形象提升

第三章 对外文化经济的海外战略布局

一、文化经济的国际化发展

(一)文化经济的“溢出效应”

(二)文化经济应追求“两个效益”

二、以人文交流带动经贸合作

三、“一带一路”赢得国际社会热烈响应

四、经贸关系更具活力,文化交往愈加紧密

(一)“丝路”联通梦想,文化引领未来

(二)“丝路精神”成为中欧交流新纽带

五、世界渴望了解中国

(一)战略对接彰显共赢理念

(二)改革外商投资管理体制

(三)投融资及并购成为文化“走出去”的主要方式之一

(四)兼顾体量与特色,打造一批世界级文化企业

六、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增强全球传播运营能力

第四章 融合传播与文化“出海”国际市场

一、影视产品助推国家形象对外传播

二、影视国际化之路

(一)中外电影合作

(二)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建设发展中国家电影产业

(三)电影节:让世界读懂中国故事

(四)文化出口创造高附加值

(五)宝莱坞模式的启示: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功能

(六)商业模式和政策支持

(七)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三、国际社会需求度助力文化“走出去”

(一)中国影视在东南亚地区的文化影响力

(二)提升译制质量,提高“走出去”的实力

(三)倡导“和谐话语”理念,构筑互敬互信平台

(四)必须成规模地推出文化精品

(五)海外推广计划

第五章 “一带一路”带动文化经济和文化交流“走出去”

一、“一带一路”的拓展

(一)丝绸之路是经济之路,亦是智慧之路

(二)相辅相成:经济与文化同步“走出去”

(三)尊重和维护文化多样性

(四)丝绸之路是文化之路,亦是艺术之路

(五)建设“一带一路”文化共同体

(六)以人文交流夯实“一带一路”的民意基础

二、文化传播的多元化推广方式

(一)讲好中外文化交织的故事

(二)“一带一路”,文化交融

(三)中外文化交流机制

(四)用好故事增进中外情谊

(五)合作交融,创造未来

三、发挥海外华人的桥梁作用

(一)中国侨联“亲情中华”主题活动

(二)通过海外华文媒体生动讲述中国故事,积极传播中华文化

(三)构建全媒体、立体化的新型海外传播体系

(四)在媒体融合中提升舆论引导力

(五)全媒体战略

第六章 东方文化品格走出国门

一、海外推广,以文艺作品之美感动世界

(一)加强民间文化交流

(二)民间与市场力量相结合,实现中国元素的国际表达

二、构建戏曲文化艺术对外传播的整体战略

(一)传统戏曲的现代化创造

(二)培养文化耐力

(三)对外文化传播的“高原”与“高峰”

(四)中国传统戏剧与西方艺术的融合

(五)吸引力和观赏性也是软实力

(六)戏曲文化艺术走出国门要寻找“适宜的受众”

第七章 用艺术语言感动世界

一、用世界艺术语言传播中国好声音

二、出国巡演要做到常态化和普遍化

三、歌剧制作模式和运营方式

四、地方元素与国际化视野: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

五、让民族声音唱响世界

(一)通过艺术节演出交易会拓展交流的广度

(二)政府扶持、项目带动、运营制胜

六、依靠软性衍生品和网络传播提高“走出去”的效益

七、质量引导,提升文化“走出去”的层次

第八章 公共外交传播与民族文化推广

一、通过公共外交传播中华“和”文化

二、发出“文化外交好声音”

三、构建官民并举、多方参与的公共外交机制与格局

四、公共外交传播的组织结构创新

五、海外文化中心成为展示中国的靓丽名片

六、多渠道、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格局

七、优势品牌 民族文化

八、文化外交与国际传播

(一)展现民间文化艺术风采

(二)打造融通世界的故事载体

九、传统节日文化的当代创新

十、品味传统节日魅力

十一、展现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魅力

十二、以节日文化创新推动软实力建设

第九章 国家形象重塑的全球战略

一、全球“吸睛力”和健康文化外交

(一)瑜伽:印度血脉里的健康文化

(二)领袖牵头,为瑜伽外交带来契机

(三)政府助力全球推广

(四)传统体育项目传递体育文化软实力

(五)全球性品牌“吸睛力”和吸金力

二、体育文化“走出去”和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三、康体结合经济走强,刺激隐形收益

四、跨界运营打开全产业链空间

(一)体育健康产业的关联经济

(二)体育健康产业的溢出效应

(三)体育健康产业的国际衍射效应

五、重视扩大体育健康文化的全球性需求

六、全球优质品牌的带动性

第十章 “文化大使”的海外传播

一、孔子学院为中国形象传播添彩

(一)孔子学院的国际规模

(二)政府层面战略介入

(三)作为“文化大使”和文化名片的孔子学院

二、“走出去”:从文化到学术

(一)外国专家深入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文化

(二)当代文化符号及其走向世界的路径

(三)国际学术外交:让世界聆听“学术中国”的声音

(四)国际学术论坛和高校智库

(五)以国际书展推动文化交流

三、以出版工程和国际合作出版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

第十一章 多元传播与创意力量

一、文化元素,创意挖掘

二、注重统筹协调,创新开拓

三、文化创意工艺品

四、协同创新提升文化软实力

五、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的影响

六、用创意营造旅游吸引力

(一)创意引领旅游消费,升级消费结构

(二)文化创意旅游:从规模到品质

(三)加强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

(四)与重大全球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旅游业

(五)期待附加值:跟着体育文化盛会去旅行

(六)期待附加值:跟着影视作品去旅行

(七)文化创意演出

(八)创意旅游产业联动战略

第十二章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创新驱动型经济的建设

一、设计创新与国家综合竞争力

二、国家整体布局文化创新,推动创新型经济成长

三、文化创新需要大环境的支持

四、创新的政策扶持、机制保障和资金支持

第十三章 文化旅游大外交与国家形象推广

一、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二、旅游服务于人文交流和外交大局

三、文化旅游:培育新经济,打造新优势

(一)开展旅游合作的长效机制

(二)“全域旅游”战略

(三)国际文化旅游的带动性

(四)旅游推介和对外文化传播

(五)文化旅游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六)文化旅游加深人们对异国文化的理解

(七)文化旅游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八)发展文化旅游要考虑区域内资源的结构性特征

(九)文化旅游在国际市场的营销推广

四、绿色旅游与绿色发展

(一)绿色旅游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依归

(二)花卉文化“走出去”,含苞欲放拥抱世界

五、文化旅游: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六、构建旅游大产业体系

七、以文化旅游提振经济发展

八、旅游是对外文化传播的天然载体

文化“走出去”与国家形象提升是2018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汪幼海。

得书感谢您对《文化“走出去”与国家形象提升》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形象史学(2019上半年卷)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9年上半年卷。
桥梁文化与美学 电子书
“桥梁文化与美学”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在桥梁发展技术的基础上,讲解桥梁历史、文化、创新与美学的发展过程,启发读者的心智,加强桥梁工程专业熏陶和美学理解,开阔视野,以设计与建造出更加新型和优美的桥梁。从历史、人文、技术、美学诸方面讲解桥梁的文化与美学,包括桥梁新理念产生的基础条件、新颖桥梁产生的理念、典型桥梁的案例、桥梁先驱的奋斗历程等。桥梁作为一种建筑结构,不
形象史学(2017下半年卷)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7年下半年卷。
形象史学(2018下半年卷)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8年下半年卷。
宋代隐士居士文化与文学 电子书
宋代的隐士和居士利用相对自由的生活方式,主要从文化、审美的维度实现人生价值,丰富人生实践,他们创造了富有生命激情和审美意趣的文化艺术成果,其中,政治、文化、历史、文学艺术的内涵异常丰富,称得上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书的上编为专题论述,是从文学、史学、哲学等多个角度探讨宋代隐士和居士的文化与文学。下编为宋代隐士、居士的叙录,收录隐士570人、居士291人,对每位都撰写小传并注明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