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丘逢甲与中国近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纪念丘逢甲诗人,共收录23篇论文。
内容简介
《丘逢甲与中国近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是韩山书院为纪念著名爱国诗人丘逢甲归籍海阳并掌教韩山书院一百二十周年所召开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会议当时共收到三十多篇文章,经认真筛选,此次结集出版共选论文23篇,其中10篇左右已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内容既有文献考证,也有文学、文化方面对丘逢甲诗文及为人方面的阐述,大部分达到了发表标准。此次结集出版,既是对上次研讨会的一个总结,也是对爱国诗人丘逢甲另一种形式的纪念。本书由孔令彬主编。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代序:近代著名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
一 东宁才子,保台志士
二 归籍海阳,锐意新学
三 政教兼顾,顺应时代
四 诗界革命,仓海英雄
丘逢甲与维新人士的诗学交谊及中国诗学之现代转型
一 丘逢甲诗学之师门授受与经世情怀
二 丘逢甲与维新人士之诗学交谊
三 丘逢甲与中国诗学现代转型
吴芳吉对丘逢甲的怀念
论丘逢甲英雄情结与其诗文创作之关系
一 东宁才子的自我认知与英雄情结的形成
二 英雄的角色扮演与二元对立的情感书写
三 英雄情结的升华
丘逢甲诗美学特质浅析
一 丘诗之情志美、人格美
二 丘诗之风格美、气韵美
三 丘诗之形神美、意象美、境界美
四 丘诗之奇趣美
五 丘诗之文法美
六 丘诗自述审美诗观
七 丘诗美学特质的现实意义
于右任和丘逢甲的交谊(史海钩沉)
丘逢甲生平事迹小考
一 丘逢甲字号小考
二 丘逢甲金山酒楼对联考
三 丘逢甲掌教潮阳东山书院时间考
四 丘逢甲掌教澄海景韩书院时间考
丘逢甲佚诗辑存
一 丘逢甲佚诗
二 丘逢甲佚诗附录
三 丘逢甲佚联
结语
丘逢甲佚文辑存
一 《澎湖赋》(以“洗尽甲兵长不用”为韵)
二 《东山大忠祠祝文信国公生日祭文》
三 《陈三五娘实记》
四 《老虎公》
五 《虱母仙》
六 《不祥金》
七 《闹大令》
八 《逸老堂》
九 《草包县令》
十 《子游泥》
十一 《幡然先生七十一寿序》
十二 《道南书楼跋》
十三 《请交捐款告白》
十四 《申文》
十五 《照会》
十六 《告白》
十七 《刘学长小传》
十八 《涉趣园诗钞序》
十九 《董仲容明府之母杨太淑人〈吟香室集〉序》
二十 《郭公遗集序》
二十一 《杨太淑人寿序》
二十二 《答林梓坚书》
二十三 同文学堂咨文(一)
学堂咨文(二)
学堂咨文(三)
二十四 《清故处士邬君墓志铭》
二十五 《广东学务公所议绅工部主事邱逢甲覆陈教育计划草案条议》
二十六 《宣统二年灵水吴氏家谱序》
二十七 《邬吉人先生家传》
结语
丘逢甲对潮汕文化教育的贡献
民国报刊视域下丘逢甲形象的多重建构
一 志士形象
二 文士形象
三 绅士形象
四 结论
丘逢甲《穷经致用赋》及其致用爱国之思想
前言
一 丘逢甲之赋作
二 董仲舒之经学与出仕
三 儒家穷经致用的传统
四 丘逢甲之惋惜与自歉
结语
论丘逢甲诗中的英雄意象
一 丘逢甲首倡“台湾自主”的性质
二 “仓海君”“尉佗”“虬髯客”意象寄托着丘逢甲的恢复之志
三 “郑成功”意象是丘逢甲复台情结与统一理想的象征
丘逢甲南洋诗歌“南道院”考
一 “南道院”的创建
二 龚道长的弟子及继承人
三 南天洞道教的衰落
结论
从八景与八咏诗看丘逢甲早年眼中的台湾景象
一 自定八景之咏
二 府志八景之咏
论丘逢甲新派诗人与新学先驱双重身份成就的生命新境界
一 直开前古不到境:“新”的境界
二 笔力纵横东西球:“健”的境界
丘逢甲潮汕诗歌地图之潮阳
一 潮阳东山 共27首诗
二 东山酒楼 共8首诗
三 东山书院 共3首诗,2联,1文稿
四 东山双忠祠、大忠祠 共14首诗,3篇文稿
五 潮阳萧氏 共11首诗
六 莲花峰 共1首诗
七 灵山寺 共10首诗
八 和平里 共11首诗
九 东岩古寺 共8首诗
十 西岩海潮寺 共5首诗
十一 双髻山 共2首诗
十二 岩泉义士祠 共2首诗
十三 东山紫云岩、水帘亭 共1首诗
十四 沙陇 共1首诗
结论
浅论丘逢甲抒情诗歌的盛唐之音
郑撰《民国丘仓海先生逢甲年谱》(1902—1903)校补
一 《岭东日报》概况
二 年谱校补(1902—1903)
丘逢甲、梁启超《台湾竹枝词》比较论
一 丘、梁二家《台湾竹枝词》的异同及其原因
二 二家《竹枝词》对前代竹枝词的继承与创新
三 结语
如今不作登坛梦,渔鼓声中号散仙
一 从丘逢甲惠州诗的内容看其“吾之今”
二 始多悲壮,终判华夷:从丘逢甲惠州诗看其心理调适
丘逢甲岭东时期诗与教的互动探究
一 离散现代性的身份焦虑,在诗歌中安顿自己
二 救亡图存的士人情怀,在新学教育中唤起民智
三 器道互动之间,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
四 开拓新健境界:诗与教的新境界
诗学记忆:近代台湾诗学的梦蝶园书写
一 史述与史咏
二 吊古与怀古
三 题材与象征
四 结语
丘逢甲之巴蜀观
一 熟谙巴蜀掌故,化入诗歌创作
二 敬仰蜀中贤士,摹其文才功业
三 交往巴蜀友人,牵挂川中时局
丘逢甲潮州金山玻璃厅联考析
后记
丘逢甲与中国近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是201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孔令彬。
得书感谢您对《丘逢甲与中国近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