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对唐前诸代的颂、赞创作进行了梳理。
内容简介
本书依托《文心雕龙》《文选》等古代文论、总集,首次梳理、勾稽了颂、赞两种文体从上古至魏晋南北朝起源、发展、演化的历程与轨迹,并将汉魏之际四言诗的复兴和四言颂的勃兴联系在一起进行考证、辨析,阐明了两种文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汉魏之际文学、文论生态格局的进一步还原、构建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张志勇,文学博士,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唐宋诗文、古代文体与文献。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序一
序二
引言
第一章 颂赞考原
第一节 “颂”文体考论
第二节 “诗经三颂”
一、《颂》与《雅》的关系论
二、《颂》的表演形式探
三、《颂》所述之“形容”
第三节 “赞”文体考论
第二章 先秦颂赞
第一节 “三颂”后颂体文的流变论
一、题材内容方面的流变
二、形式手法方面的流变
第二节 “三颂”后赞体文的流变论
一、史赞
二、经赞
三、像赞
四、杂赞
第三节 周秦刻石在颂文体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一、石鼓留颂,承先启后
二、秦政刻石,爰颂其德
第三章 两汉颂赞
第一节 两汉颂文的内容
一、先祖
二、名臣
三、征伐
四、巡猎
五、咏物
第二节 两汉颂文的特色
第三节 两汉赞文的内容
第四节 两汉赞文的叙述视角
一、第一人称视角
二、第三人称视角
三、是赞美为主还是议论为主?
四、不同的背景和需求使得叙述视角有别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颂赞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颂赞文的时代背景
一、经济与哲学、宗教层面
二、社会心理层面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颂文的新变
一、神仙隐逸颂悄然兴起
二、咏物之颂竞次绽放
三、符瑞之颂开始涌现
四、佛事渗入带来的新变
五、颂文篇幅有继续增长的趋势
六、序文有骈俪化的唯美倾向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赞文的繁丽
一、凸显辅助说明的画赞
二、有意追求骈俪的杂赞
三、表达钦仰和倾慕的人物赞
四、被汉化了的佛赞
第五章 宗教颂赞
第一节 佛教颂体文的渊源
第二节 佛教赞体文的渊源
第三节 佛经翻译中的偈颂与赞文
一、佛经翻译中的偈颂
二、佛经翻译中的赞文
第四节 中土僧侣创制的佛教题材颂赞文体
一、梵呗之起
二、僧侣创作的偈颂与赞文
第五节 世俗文士创作的佛教题材颂文与赞文
一、世俗文士创作的佛教题材颂文
二、世俗文士创作的佛教题材赞文
第六节 道教颂赞对佛教颂赞的借鉴
一、道经颂文对佛经偈颂的借鉴
二、道经赞文对佛经偈赞的借鉴
三、道教经文赞颂在体例方面的创新
第七节 宗教类颂赞文与文学生态之关系
一、五言诗的崛起和四言颂、赞的盛行
二、“悉昙”的拼读规则与“四声八病”的发现
总结与展望
第六章 野颂考论
第一节 讽、诵之辨
第二节 野颂与先秦说唱
一、“相”为何物
二、相与诵
三、相与野颂
第三节 野颂与先秦声乐
一、先秦时期声乐演化的一般概况
二、先秦野颂发展演化之全景脉络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盛德形容:唐前颂赞文体研究是202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张志勇。
得书感谢您对《盛德形容:唐前颂赞文体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