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交流研究

媒介交流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媒介交流进行研究。

内容简介

当互联网出现、手机短信风靡、数字电视行将风行时,当受众从沉默的羔羊变成媒介的积极参与者甚至主导者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我们曾经忽视的媒介交流功能。

当我们对媒介的交流功能加以重新认定后,我们就可以坦然地面对新媒介的出现及其对老媒介的冲撞,就可以把握住媒介的交流功能。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引言

第一章 媒介与交流

一、语言媒介

二、文字印刷媒介

三、电话媒介

四、广播电视媒介

五、网络媒介

六、交互电视媒介

1. 多路信号,自主选择

2. 双层运作,互不干扰

3. 众多内容,自由组合

4. 同层推进,互动影响

第二章 媒介交流的形态

一、在版

1. 读者与新闻类信息的交流

2. 读者与教育类信息的交流

3. 读者与服务类信息的交流

4. 读者与娱乐类信息的交流

二、在场

1. 交流的角色

2. 交流的类型

三、在线

1. 报纸媒介的在线交流

2. 广播媒介的在线交流

3. 电视媒介的在线交流

4. 网络媒介的在线交流

第三章 媒介的交流意义

一、媒介的交流意义

1.关于“媒介就是讯息”

2.关于“媒介是人的延伸”

3.关于“地球村”

4.关于“热媒介和冷媒介”

二、媒介主体的交流意义

三、媒介客体的意义

四、媒介效果的意义

第四章 媒介交流的社会意义

一、交流与社会化

二、媒介交流与社会个体

1. 在时间上的变化

2. 在社会结构上的变化

3. 自我认定上的变化

三、媒介交流与社会整体

1、媒介交流与社会系统

2、媒介交流与意识形态

3、媒介交流与社会生活

第五章 媒介交流的文化意义

一、媒介交流的真实性

二、媒介交流的语境

1. 语言符号

2. 非语言符号

3. 语境

三、媒介交流的生态

1. 霸权与民主

2. 统一与多元

3. 整合与离散

4. 守成与创新

参考文献

后记

媒介交流研究是2005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安思国。

得书感谢您对《媒介交流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隋唐中日书籍交流史(中日文化交流史) 电子书
本书依据“书籍之路”理论,从多元的视角,以丰富的案例,构建中日文化交流的独特模式。
中日汉籍关系论考(中日文化交流史) 电子书
本书通过剖析中日汉籍交流的生动实例,探明“书籍之路”的内涵与外延,考察汉籍传播异国他乡的途径与方式。
新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书籍之路共四册) 电子书
本书通过剖析中日交流的生动实例,阐释了中国文化的海外影响力和辐射力。
语用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文集,以“语言与传播”为中心,从“语言规划与应用”“语言传播与媒介”“叙事语言与文学”“视觉语言”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书后附创办以来举行过的学术讲座名录。
南宋墓葬研究 电子书
以南宋为中心,从田野出发,以墓葬为支点,探索和揭示墓葬制度、社会礼俗和思想观念的传承与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