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为胡适编撰的中国思想史专论,上起秦始皇,下迄北宋时期,深入论述儒家思想、佛教、道教等的发展及其相互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由胡适所著,文化史是一串不断的演变。古代文化都先经过这一千多年的“中古化”,然后传到近世。不懂得“中古化”的历程与方向,我们决不能了解近世七八百年的中国文化,也决不能了解汉以前的文化。宋明的理学固然不是孔孟的思想,清朝的经学也不能完全脱离中古思想的气味。汉学家无论回到东汉,或回到西汉,都只是在中古世界里兜圈子。所以我们必须研究中古思想,方才可望了解古代思想的本来面目,又可望了解近世思想的重要来历。
本书成书于1930年,至1971年才由台湾胡适研究院影印出版。后有《中国思想小史》一文,是胡适在北大时的讲义。
作者简介
作者胡适(1891-1962),现代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曾担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台湾研究院院长等职。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胡适文存》《胡适自传》《戴东原的哲学》《白话文学史》《胡适论学近著》《四十自述》《藏晖室札记》《胡适日记》论著。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第一章 齐学
一、 思想混合的趋势
二、 齐学的正统
三、 阴阳家的支流
四、 齐学与神仙家
五、 齐学与黄老之学
第二章 杂家
一、 杂家与道家
二、 《吕氏春秋》的贵生主义
三、 《吕氏春秋》的政治思想
第三章 秦汉之间的思想状态
一、 统一的中国
二、 李斯(死于前二○八)
三、 陆贾(死时约在前一七○)
四、 叔孙通(死约在前一八○)
第四章 道家
一、 道家的来源与宗旨
二、 七十年的道家政治
第五章 淮南王书
一、 淮南王和他的著书
二、 论“道”
三、 无为与有为
四、 政治思想
五、 出世的思想
六、 阴阳感应的宗教
第六章 统一帝国的宗教
一、 统一以前的民族宗教
二、 秦帝国的宗教
三、 汉帝国初期的宗教
四、 汉文帝与景帝
五、 汉武帝的宗教
六、 巫蛊之狱
第七章 儒家的有为主义
一、 无为与有为
二、 汉初儒生提出的社会政治问题
三、 王制
四、 董仲舒与司马迁 ——干涉论与放任论
五、 儒生与汉家制度
商务印书馆影印本《淮南王书》序
附 中国中古思想小史
第一讲 中古时代
第二讲 齐学
第三讲 统一帝国之下的宗教
第四讲 道家
第五讲 儒教
第六讲 王充
第七讲 中古第一期的终局
第八讲 佛教
第九讲 佛教的输入时期
第十讲 佛教在中国的演变
第十一讲 印度佛教变为中国禅学
第十二讲 禅学的最后期跋
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是2013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作者胡适。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