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创造性心理的研究是心理学中重要的领域,符合我国目前“建设创新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战略思想。
内容简介
本书是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出版的又一部重大学术研究著作。作者在自己和研究团队几十年创新性心理学研究基础上,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创造性心理学研究历史与现状,深入分析了创造性心理结构的构成因素和环境因素,提出创造性人才由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智力因素)和创造性人格(创造性非智力因素)组成的观点,并进一步从创造性环境、创造力的生物学基础、创造性发展、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心理健康与创造性、创造性教育六个角度,以翔实的实证数据论证了创造性心理学研究对于人才发展和培养的具体价值,指出了创造性心理学研究的方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 实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林崇德,男,1941年2月出生,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获国家教委组织的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二等奖;1994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会评选为全国高校优秀教师10名特等奖之一;2000被国务院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2001年“严慈相济为人师,教书育人树楷模--培养32名博士的体会”获*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同年,被评为全国十佳师德标兵;2004年 被教育部和中宣部评为全国5位“师德模范教师”之一。目前,共发表了400余篇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出版了16部专著,主编了共计近4000万字的工具书和学术丛书。主持了10余项和省部级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科研项目,获得了24项省部级业务奖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01 创造性:一个神圣的概念
第一节 创造性:从神秘的故事到科学的象征
第二节 创造性心理学概述
第三节 创造性的研究取向
02 伟大的中华大地是创新的故乡
第一节 中华文学
第二节 中华艺术
第三节 中华科技
第四节 中华教育
03 创造性心理学史即人类的文明史
第一节 社会文明与创造发明
第二节 高尔顿开启创造性心理学的研究
第三节 弗洛伊德对文艺创作的研究
第四节 韦特海默从结构主义研究创造性
第五节 吉尔福特把创造性心理引向鼎盛时期
第六节 创造性心理研究逐渐走向整合
04 创造性心理结构
第一节 创造性思维
第二节 创造性人格
05 创造性环境的研究
第一节 文化是创造性发展的根与魂
第二节 教育是创造性发展的基础
第三节 社会环境是创造性发展的源泉
第四节 和谐的环境是创造性发展的保证
06 创造性的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 创造性生物学基础研究概况
第二节 我们团队对创造性神经机制的研究
第三节 对创造性生物学研究的展望
07 创造性发展的研究
第一节 幼儿就有创造性的萌芽
第二节 小学儿童有较明显的创造性表现
第三节 青少年在学习中发展创造性
第四节 成人期创造性的特点
08 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研究
第一节 拔尖创新人才研究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我们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实证研究
第三节 拔尖创新人才的特征
09 心理健康与创造性
第一节 心理健康及其与创造性的关系
第二节 心理健康在创造性活动中的地位
第三节 我们对心理健康与创造性关系的研究
10 创造性教育的研究
第一节 创造性教育的培养模式
第二节 创造性学习的研究
第三节 对创造性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参考文献
创造性心理学是2018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林崇德。
得书感谢您对《创造性心理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