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本基于买空卖空与“两融”数据的行为金融新论,探讨了中国股市投资者非理性行为。
内容简介
融资融券交易是一种买空卖空机制,又暗含了杠杆效应。引入“两融”交易制度,极大地改变了我国股票市场原先的“单边”状况,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个人投资者行为。本书以行为金融学为理论前提和分析依据,针对融资融券交易这一特定的制度环境,研究我国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行为。该书试图解决:行为金融学关于投资者行为的研究结论,是否适用于我国股票市场“两融”投资者?“两融”投资者与普通投资者在过度交易、处置效应和投资绩效上存在什么样的显著差异?从事融资交易与从事融券交易的投资者行为之间是否也存在显著差异?
本书的实证研究结论,对于投资者个人,对于交易所、券商和上市公司这些资本市场的其他主体,对于政府监管部门,又有着不同的启示意义和独到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张云亭,中信财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任中信财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暂兼任中信基建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中信沪渝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董事长。
安徽桐城人,高级会计师。先后毕业于江西财经学院和上海财经大学。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EMBA。重庆市三届政协委员。
公开出版《国有企业债务重组》(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顶级财务总监:战略、资源、理财与控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和《顶级财务总监:财务治理、价值管理和战略控制》(中信出版社,2003年)等专著。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一
序二
前言
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
我们所关注的问题
研究的逻辑
各章内容安排
第一部分 行为金融理论
第1章 从理性到心理
传统金融理论
有效市场假说
行为金融理论的兴起
与传统金融理论的比较
第2章 前景理论
奠基之石:前景理论
框架效应
心理账户
第3章 投资者个体行为
启发式偏差
过度自信
情绪
学习机制
第4章 投资者交易偏差
过度交易
过度交易的行为谜底
过度交易负向影响投资绩效
处置效应
第5章 投资者群体行为
社会因素
从众现象
羊群效应
第6章 市场异象与非有效市场
收益率异象
股票溢价之谜
过度波动性之谜
封闭式基金之谜
价格泡沫
第二部分 市场与制度环境
第7章 我国股票市场的制度性特征
股票市场的本质
我国股票市场的制度性缺陷
第8章 我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特征
我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构成
个人投资者行为特征
个体行为的典型影响因素
第9章 “两融”交易制度的深度解析
一种不可或缺的交易制度
境外市场的“两融”模式
融资交易与买空机制
融券交易与卖空机制
“两融”业务的功能
第10章 我国股票市场的“两融”实践
我国股票市场的“两融”实践历程
我国股票市场的“两融”实践特征
第11章 “两融”交易制度的市场作用机制
买空卖空机制与定价效率
买空卖空机制与市场波动性
买空卖空机制与市场流动性
第三部分 交易数据的透视与发掘
第12章 样本数据及描述性统计
交易数据及其区间选择
我们的数据来源
艰苦的数据处理
一份描述性统计报告
“两融”信用账户
样本分组与抽取
第13章 “两融”投资者在过度交易吗(上)
以往的实证研究
研究思路的厘清
研究假设的提出
第14章 “两融”投资者在过度交易吗(中)
研究方法与实证模型
我们的计算结果
第15章 “两融”投资者在过度交易吗(下)
两种稳健性检验
作为补充的有趣讨论
专题总结
第16章 “两融”投资者更不愿卖出亏损股票吗(上)
以往的实证研究
研究思路及其假设
第17章 “两融”投资者更不愿卖出亏损股票吗(中)
研究方法与实证模型
我们的计算结果
第18章 “两融”投资者更不愿卖出亏损股票吗(下)
针对两个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作为补充的有趣讨论
专题总结
第19章 “两融”投资者更为非理性吗(上)
理论及实证文献综述
研究思路及其假设
第20章 “两融”投资者更为非理性吗(中)
研究方法与实证模型
我们的计算结果
第21章 “两融”投资者更为非理性吗(下)
两种方法的稳健性检验
作为补充的有趣讨论
专题总结
第四部分 金融生活的新启迪
第22章 对金融实践的分层启示
对个人投资者的启发
对交易所、券商和上市公司的建议
关于政府监管的政策讨论
第23章 关于“两融”与投资者行为的研究
些许新意
研究的局限性
后续的改进方向
后记
一
二
三
四
五
参考文献
融资融券与投资者行为是2019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张云亭。
得书感谢您对《融资融券与投资者行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