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中国能力”与中国的“德国能力”

德国的“中国能力”与中国的“德国能力”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以国家、文化对话的视角,专门聚焦德国的中国能力以及中国的德国能力。

内容简介

本研究希冀填补此空白,促进中外、中德学界和社会的相互理解与交往。本书以2017年12月在同济大学举办的“德国的中国能力与中国的德国能力”国际研讨会论文为基础,另向国内外专家学者专门约稿,以及收录本领域术有专攻的学者相关论文,围绕“作为话语的中国”、“德国的中国能力”和“中国的德国能力”三大单元,从不同学科视角,聚焦历时与共时的中国性、现代性、中国认同等核心概念,并结合中德双方各领域、各层面交往的具体实践,探讨德国的中国话语以及相应的能力建设。同时,反映德国历史经验的德国对外文化政策及其主动构建的德国形象,以及中国首先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德国能力,也为德国的中国能力提供了参照。

作者简介

编者胡春春 ,1972年生,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副教授,德国研究中心、中德人文交流中心研究员。研究重点为现当代德语文学、德意志文化和中的文化交流。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文前辅文

前言 把脉中德文化对视、对话与交往

第一部分 基础篇

歌德的智慧:文化的普遍与特殊

何以为中国

一个有关中国工程或何为中国性的个体阅读

德国哲学中的中国思想

儒学拯救世界

测定“德国文化”?

第二部分 德国的“中国能力”篇

强化“中国能力”之路径

跨文化的“中国能力”

中德相互认知需要怎样的能力建设?

柏林工业大学的“中国能力”建设

卡尔·阿恩德和现代汉语教学的专业化

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能力”

德国政界如何看待中国

第三部分 世界和中国的“德国能力”篇

供中国参考的“德国能力”

“德国能力”

中国大学生的“德国能力”培养:历史与现状

提升中国留德学生的“德国能力”

后记

德国的“中国能力”与中国的“德国能力”是2019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胡春春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德国的“中国能力”与中国的“德国能力”》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德国经济通论 电子书
本书是一部论述德国经济问题的学术著作,几乎涵盖了德国经济的各个重要方面,大到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小到各个行业和企业的发展状况,均有详细论述。作者将二战后德国经济的发展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经济奇迹阶段,“德国病”“统一病”阶段和复苏阶段,在详细介绍有关德国经济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的同时,作者也指出了德国经济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历史和现实,深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冷战后德国与中东欧的关系 电子书
德国与中东欧国家同属中欧地区,在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德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千丝万缕,层层交错。冷战后,在全球化潮流的裹挟下,地缘因素变得十分活跃。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曲折,也使得欧盟的中东欧新成员对其邻国德国抱以更多外交和发展期许。本书不仅从历史、地缘和文化角度对“中欧”概念做了追溯和分析,而且深入探讨了冷战后德国与维谢格拉德四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波罗的海三国共九个中东欧国家的关系
不可不知的德国史 电子书
本书介绍德国从古罗马时代至今二千多年的历史发展,带你轻松了解德国的通史。
德国文化研究 电子书
从历史、区位地理、认同与文化符号的角度对德国文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颇有学术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