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对唐代科举与试赋进行了研究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科举文化通志》之一种,对唐代科举与赋作进行了研究,详细考察了唐五代十国历年的试赋情况及作品,从中可以窥见我国科举制度的发展路径以及对西方文官制度及当代我国考试制度的影响。
作者简介
作者詹杭伦,西华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四川师范大学文学硕士,香港浸会大学哲学博士。现任香港大学中文学院教授。
曾任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台湾成功大学中文系访问教授,台湾逢甲大学中文系、明道管理学院中文系客座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诗学、辞赋学、中国文艺理论、中西比较诗学、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已出版学术专著十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国科举文化通志》总序
绪论
第一章 赋体概说
第一节 赋的名义
第二节 赋的起源
第三节 赋的功用
第四节 赋的体裁
第二章 赋的律化
第一节 声律论的产生
第二节 律赋句式的骈文化
第三节 律赋与律诗平仄节 奏点之差异
第三章 唐代科举试赋的来源
第一节 科举制度的雏形
第二节 “投献赋”与“奉诏作赋”
第三节 “同题共作赋”与“限韵赋”
第四章 初唐科举制度
第一节 初唐科举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初唐进士试策考
一、日本文献的启发
二、唐前的“方略策”与上官仪的对策
第三节 初唐进士“试杂文”之始
第五章 唐代科举试赋的层次
第一节 唐代科举的概念术语
第二节 唐代试赋的场合
一、解试赋
二、省试赋及停举年份考察
三、博学宏词科试赋
四、制科试赋
第六章 初唐进士试赋考察
一、垂拱元年(685)进士试《高松赋》
二、垂拱二年(686)进士试《君臣同德赋》
三、长安二年(702)进士试《东堂壁画赋》
第七章 初唐律赋作品考
第一节 李恽与阙名的《五色卿云赋》
第二节 王勃的《寒梧栖凤赋》
第三节 初唐八韵律赋考辨
一、刘允济《天行健赋》盖翟楚贤所作
二、韦展《日月如合璧赋》乃天宝九年(750)宏词试赋
三、苏珦《悬法象魏赋》可能产生在景龙二年(708)之后
四、张泰《学殖赋》为元和十一年(816)进士赋题
五、徐彦伯《汾水新船赋》可能是后人赞美徐彦伯的作品
六、李咸《田获三狐赋》作于中宗年间
七、刘知幾《京兆试慎所好赋》乃阙名所作
八、刘知幾《韦弦赋》乃阙名所作
九、封希颜《六艺赋》撰于先天元年(712)之前
十、梁献《大阅赋》当为阙名所作
十一、胡瑱《大阅赋》可能是开元九年(721)进士赋题
第八章 盛唐科举与试赋
第一节 开元年间试赋考察
一、先天二年(713)进士试《出师赋》
二、开元二年(714)进士试《旗赋》
三、Δ开元三年(715)进士试《丹甑赋》
四、Δ开元四年(716)进士试《南有嘉鱼赋》
五、开元五年(717)进士试《止水赋》
六、开元七年(719)进士试《北斗城赋》
七、※开元九年(721)进士试《大阅赋》
八、开元十三年(725)进士试《花萼楼赋》
九、开元十五年(727)进士试《灞桥赋》
十、开元十八年(730)进士试《冰壶赋》
十一、开元十九年(731)宏词试《仲冬时令赋》
十二、※开元二十一年(733)进士试《都堂试才赋》
十三、开元二十二年(734)进士试《梓材赋》
十四、开元二十二年(734)宏词试《公孙弘开东阁赋》
十五、Δ开元二十四年(736)进士试《越人献驯象赋》
十六、开元二十七年(739)进士试《蓂荚赋》
第二节 天宝年间试赋考察
一、Δ天宝二年(743)进士试《集灵台赋》
二、※天宝三载(744)进士试《素丝赋》
三、Δ天宝四载(745)宏词试《上林白鹿赋》
四、天宝六载(747)进士试《魍魉赋》
五、天宝七载(748)进士试《明光殿粉壁赋》
六、Δ天宝九载(750)宏词试《日月如合璧赋》
七、天宝十载(751)进士试《豹舄赋》
八、Δ天宝十载(751)河南府试《筌蹄赋》
九、天宝十一载(752)进士试《土德惟新赋》
十、天宝十三载(754)制科试诗赋
第三节 上元、宝应年间试赋考察
一、Δ上元二年(761)府试《沙洲独鸟赋》
二、宝应二年(763)进士试《日中有王字赋》
三、永泰元年(765)置两都贡举
第九章 中唐科举与试赋
第一节 大历年间试赋考察
一、大历二年(767)进士试《射隼高墉赋》
二、※大历四年(769)宏词试《五星同色赋》
三、大历六年(771)进士试《初日照露盘赋》
四、大历八年(773)进士试《登春台赋》
五、大历九年(774)东都进士试《蜡日祈天宗赋》
六、大历十年(775)上都进士试《五色土赋》,东都进士试《日观赋》
七、Δ大历十年(775)府试《授衣赋》
八、大历十一年(776)进士试《饮至赋》
九、大历十二年(777)进士试《通天台赋》
十、Δ大历十二年(777)府试《渥洼马赋》
十一、Δ大历十三年(778)进士试《幽兰赋》
十二、大历十四年(779)进士试《寅宾出日赋》
十三、大历十四年(779)宏词试《放驯象赋》
第二节 建中年间试赋考察
一、建中元年(780)文辞清丽科制举试《指佞草赋》
二、※建中二年(781)进士试《白云起封中赋》
第三节 贞元年间试赋考察
一、Δ贞元二年(786)进士试《如石投水赋》
二、※贞元四年(788)进士试《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园花发诗》
三、Δ贞元五年(789)进士试《南风之熏赋》
四、Δ贞元六年(790)进士试《清济贯浊河赋》
五、Δ贞元六年(790)宏词试《南至郊坛有司书云物赋》
六、贞元七年(791)进士试《珠还合浦赋》
七、贞元八年(792)进士试《明水赋》
八、贞元八年(792)宏词试《钧天乐赋》
九、贞元九年(793)进士试《平权衡赋》
十、贞元九年(793)宏词试《太清宫观紫极舞赋》
十一、※贞元十年(794)进士试《风过箫赋》
十二、Δ贞元十年(794)宏词试《进善旌赋》
十三、Δ贞元十一年(795)宏词试《朱丝绳赋》
十四、贞元十二年(796)进士试《日五色赋》
十五、※贞元十二年(796)宏词试《百步穿杨叶赋》
十六、贞元十三年(797)进士试《西掖瑞柳赋》
十七、Δ贞元十三年(797)宏词试《披沙拣金赋》
十八、Δ贞元十三年(797)解试《万年县试金马式赋》
十九、贞元十四年(798)进士试《鉴止水赋》
二十、贞元十五年(799)宏词试《乐理心赋》
二十一、Δ贞元十五年(799)宣州解试《射中正鹄赋》
二十二、贞元十六年(800)进士试《性习相近远赋》
二十三、贞元十七年(801)进士试《乐德教胄子赋》
二十四、※贞元十八年(802)进士试《海上生明月赋》
二十五、贞元十八年(802)宏词试《瑶台月赋》
二十六、贞元十九年(803)进士试《中和节百辟献农书赋》
二十七、※贞元十九年(803)宏词试《汉高祖斩白蛇赋》
第四节 元和年间试赋考察
一、Δ元和元年(806)进士试《土牛赋》
二、元和二年(807)进士试《舞中成八卦赋》
三、Δ元和四年(809)进士试《萤光照字赋》
四、元和五年(810)进士试《洪钟待撞赋》
五、※元和六年(811)进士试《性犹湍水赋》
六、Δ元和七年(812)进士试《人镜赋》
七、元和十年(815)进士试《乡老献贤能书赋》
八、Δ元和十一年(816)进士试《学殖赋》
九、Δ元和十二年(817)府试《晨光丽仙掌赋》
十、元和十三年(818)进士试《修礼耕情田赋》
十一、Δ元和十三年(818)华州府试《登山采珠赋》
十二、元和十四年(819)进士试《王师如时雨赋》
十三、元和十五年(820)进士试《太羹赋》
第五节 长庆年间试赋考察
一、长庆元年(821)进士重试《孤竹管赋》
二、长庆二年(822)进士试《木鸡赋》
三、Δ长庆二年(822)杭州府试《长剑倚天外赋》
四、长庆三年(823)进士试《丽龟赋》
五、长庆四年(824)进士试《金用砺赋》
第六节 宝历、大和年间试赋考察
一、宝历二年(826)进士试《齐鲁会于夹谷赋》
二、大和元年(827)进士试《观民风赋》
三、Δ大和二年(828)杜牧以《阿房宫赋》得第
四、大和五年(831)进士试《题桥赋》
五、大和六年(832)进士试《君子之听音赋》
六、大和八年(834)进士停试诗赋
第十章 晚唐科举与试赋
第一节 开成年间试赋考察
一、※开成元年(836)进士试《曲水杯赋》
二、开成二年(837)进士试《琴瑟合奏赋》
三、开成三年(838)进士试《霓裳羽衣曲赋》
四、※开成五年(840)进士试《春雨如膏》诗
第二节 会昌年间试赋考察
一、※会昌元年(841)进士试《凿混沌赋》
二、※会昌三年(843)进士试《如石投水赋》
第三节 大中年间试赋考察
一、大中元年(847)进士试赋故事
二、大中二年(848)知贡举首访能赋人
三、大中三年(849)进士试《尧仁如天赋》
四、Δ大中十一年(857)府试《三箭定天山赋》
五、※大中十二年(858)进士试《渔父辞剑赋》
六、大中十二年(858)博学宏词科重用字考落
第四节 咸通年间试赋考察
一、咸通二年(861)进士试《盛德日新赋》
二、咸通三年(862)进士试《倒载干戈赋》
三、咸通四年(863)进士试《谦光赋》
四、Δ咸通六年(865)宏词试《玉不去身赋》
五、咸通七年(866)进士试《被衮以象天赋》
六、咸通九年(868)进士试《天下为家赋》
七、※咸通十二年(871)进士试《明皇再见阿蛮舞赋》
八、Δ咸通十三年(872)进士试《禹拜昌言赋》
九、Δ咸通十五年(874)进士试《咏晓赋》
第五节 乾符年间试赋考察
一、乾符二年(875)进士试《王者之道如龙首赋》
二、Δ乾符四年(877)府试《火中寒暑退赋》
三、乾符五年(878)进士试《以至仁伐至不仁赋》
第六节 景福、乾宁、光化年间试赋考察
一、Δ景福二年(893)京兆府试《入国知教赋》
二、乾宁元年(894)进士试《止戈为武赋》
三、乾宁二年(895)进士试《人文化天下赋》,覆试二赋
四、Δ乾宁三年(896)府试《画狗马难于画鬼神赋》
五、乾宁四年(897)进士试《未明求衣赋》
六、光化四年(901)进士试《天得一以清赋》
第十一章 五代十国科举与试赋
第一节 后梁试赋考察
第二节 后唐试赋考察
一、同光三年(925)进士覆试《君从谏则圣赋》
二、长兴元年(930)依诗格赋枢考试进士
三、长兴二年(931)进士试《铸鼎象物赋》
四、※长兴三年(932)进士试《土牛赋》
第三节 后周试赋考察
显德六年(959)进士试《元后作民父母赋》
第四节 南唐试赋考察
一、Δ保大十二年(954)进士试《南有嘉鱼赋》
二、Δ保大十三年(955)进士试《画八卦赋》
三、Δ乾德元年(963)进士试《德厚载物赋》
四、Δ乾德三年(965)进士试《王度如金玉赋》
五、Δ开宝四年(971)进士试《销刑鼎赋》
六、Δ开宝五年(972)进士试《天鸡弄和风赋》
第十二章 唐代科举试赋的解镫韵
第一节 “解镫”本义溯源
第二节 《文镜秘府论》中的“长解镫病”
第三节 唐抄本《赋谱》论“解镫韵”
第四节 唐代科举试赋中的“解镫韵”举例
一、先天二年(713)进士试《出师赋》
二、开元十五年(727)进士试《灞桥赋》
三、大历十四年(779)进士试《寅宾出日赋》
四、大历十四年(779)宏词试《放驯象赋》
五、贞元六年(790)进士试《清济贯浊河赋》
六、贞元六年(790)宏词试《南至郊坛有司书云物赋》
七、贞元七年(791)进士试《珠还合浦赋》
八、贞元八年(792)进士试《明水赋》
九、贞元九年(793)宏词试《太清宫观紫极舞赋》
十、贞元十一年(795)宏词试《朱丝绳赋》
十一、贞元十三年(797)进士试《西掖瑞柳赋》
十二、元和元年(806)进士试《土牛赋》
十三、元和四年(809)进士试《萤光照字赋》
结语:唐代科举试赋的几个问题
一、唐代科举试赋的特殊用韵方式
二、唐代科举采用诗赋的争议
三、唐代科举制度对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影响
唐代科举与试赋是2015年由湖北长江传媒数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作者詹杭伦。
得书感谢您对《唐代科举与试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