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围绕跨语言文化进行深度研究,主要介绍了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本书为《跨语言文化研究》第十辑。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语言与文化、文学与文化、翻译与文化、语言与教学、文化与教学多个栏目,包含数十篇文章。
本书旨在向广大读者,尤其是跨语言文化研究学界和第二语言(外语)教育界的学者,展现独特的视角,提供具有全新参考价值的学科研究信息。
作者简介
编者王启龙,1964年生,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硕士,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现任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语言文学、藏学(历史、宗教与语言文献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语言与文化
福柯尼耶的心理空间理论与语意模糊
一 引言
二 心理空间理论解读
三 构建心理空间消除语意模糊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试析日语词汇式复合动词的搭配特征
一 引言
二 先行研究综述
三 词汇式复合动词搭配上语义结构诸制约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从青年信徒的处世规范看美国后期基督教的部分信仰
一 引言
二 后期基督教青年信徒的处世规范
三 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论西方语言文化发展和研究中的扬弃与文化自觉
一 引言
二 西方语言文化发展和研究中的扬弃
三 西方语言文化发展和研究中的文化自觉
四 充分发挥扬弃和文化自觉作用的具体原则
五 结语
参考文献
英汉求职信的语篇因果网络结构比较研究
一 引言
二 语篇因果网络结构
三 英语求职信的语篇因果网络结构
四 汉语求职信的语篇因果网络结构
五 英汉求职信的语篇因果网络结构比较
六 结语
参考文献
“Being Reasonable”与汉语“理”的文化概念对比
一 引言
二 Reasonable与“情理”
三 汉语中的“理”
四 英汉法律语境中的“Reasonable”与“理”
五 结语
参考文献
网络语境下基于语言分化的汉语新词产生现象之初探
一 地域方言对于新词的影响
二 网络词汇与方言的关系
三 网络语言现象的审美引导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华商报》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
一 引言
二 语码转换定义
三 用顺应论来分析新闻报刊中的汉英语码转换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认知视域下学习词典中百科信息的设置
一 引言
二 传统字典观
三 认知视域下意义的百科观
四 学习词典中百科知识的设置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社会称谓语与社会发展
一 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
二 国内外称谓语理论研究
三 中国社会称谓语的变化发展
四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法功能与语意功能
一 引言
二 先行研究
三 动词句中的「は」
四 格助词、副词性词汇与「は」的重叠
五 「は」的否定暗示功能
参考文献
浅析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观
一 引言
二 传统语言学研究的哲学观——“客观主义”
三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观——“体验哲学”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俄汉语被动句的功能认知分析
一 引言
二 被动标记类型
三 俄汉语被动句标记的认知阐释
四 总结
参考文献
论全球化时代民族语言文化主体意识的构建
一 引言
二 主体意识的内涵
三 全球化时代汉语言文化的发展困境
四 构建民族语言文化的主体意识
五 结语
参考文献
文学与文化
信息时代的小说艺术:理查德·鲍威尔斯访谈录
话语:非叙述之故事
一 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真实读者、隐含读者、受述者
二 视角及其与叙事声音的关系
参考文献
《坛子的轶事》一诗中的艺术哲学思想
一 引言
二 人为自然立法
三 坛子是人化自然的结果
四 自然向人生成
五 结论
参考文献
崔莺莺与林黛玉形象对比
引言
一 妙龄
二 女性美:才貌俱全
三 性格
四 爱情
五 结局
结语
参考文献
双重性与《三个女人》
一 导言
二 种族与性别
三 性和性取向
四 实验性
五 结语
参考文献
解构小说
一 引言
二 关于“小说”的定义
三 关于小说的起源
四 关于小说与现实主义
五 启示
参考文献
现实与内心的博弈:赫索格面临的两种真实
参考文献
中国唐代诗歌和美国意象派诗歌对“意象”(image)的民族认同和阐释
一 引言
二 中国唐代诗歌中的“意象”
三 美国意象派诗歌中的“image”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翻译与文化
小议电视同声传译的质量评估及其标准
一 引言
二 电视同声传译的特点及难点
三 电视同声传译所使用的口译原则
四 电视直播中同声传译的质量分析——以奥巴马总统在上海科技馆的演讲为例
五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哈利波特时代的中国儿童文学翻译
一 引言
二 中国儿童文学的诗学困境和儿童文学翻译的繁荣
三 中国儿童文学的翻译困境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从译者主体性看《金瓶梅》书名的英译
一 引言
二 《金瓶梅》书名含义的多重性与译者翻译策略
三 《金瓶梅》书名英译的译者主体性体现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本雅明·史华兹对翻译家严复的人文主义解读
一 引言
二 问题的提出:严复的历史定位
三 严复的问题意识
四 《天演论》:宣扬社会达尔文主义
五 《原富》:与作者合谋
六 《群己权界论》:修正作者
七 《法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八 《社会通诠》:用甄克思纠正孟德斯鸠
九 结语:西方无限追求富强所带来的困境
参考文献
叶圣陶童话创作与“五四”童话翻译:互文性探究
一
二
三
结语
参考文献
语言与教学
典型理论视角下现代俄语“状态词”词类浅析
一 引言
二 典型理论的提出
三 何为典型/原型
四 现代俄语中的状态词词类划分
五 俄语中状态词与其他词类的区别
六 结语
参考文献
从“微课”看信息化英语教学与英语教师信息素养
一 “微课”
二 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质现状调查
三 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质培养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翻转课堂理念在大学英语信息化课程教学中的接受度与学习动机的相关性研究
一 前言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 研究目标及方法
四 研究发现与讨论
五 讨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基于团队教学理念的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团队构建
一 导言
二 团队教学理论
三 团队教学的模式
四 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团队的构建
五 结语
参考文献
同伴评价在大学英语写作课堂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一 同伴评价模式综述
二 同伴评价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三 同伴评价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基于对分模式(PAD)的《综合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一 《综英》教学及其存在的问题
二 对分(PAD)课堂教学模式
三 对分模式在《综英》课堂中的使用
四 对分模式在《综英》课堂使用的效果调查
五 结论
参考文献
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影响因素与干预策略
一 引言
二 研究背景
三 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主要因素
四 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干预策略
五 结论
参考文献
关于分类学习词典研编和出版的一些思考
一 针对教学,立足实践
二 分类清晰,便于查询
三 收词全面,时代性强
四 例证丰富,解释详细
参考文献
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 引言
二 翻转课堂与自主学习
三 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四 总结
参考文献
浅析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利与弊
一 国内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概况
二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优势
三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弊端
四 完善分级教学的主要措施
五 总结
参考文献
四、六级翻译新题型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 引言
二 试题分析
三 对策
四 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五 结语
参考文献
任务型教学法与科研方法教学
一 引言
二 3P教学法与科研方法教学
三 任务型教学法与科研方法教学
四 任务型教学法在科研方法教学中的运用
五 结语
参考文献
对MOOC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思考
一 引言
二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环境
三 在MOOC环境下对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分析
四 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我校大学英语教学采取的新举措
参考文献
基于模块化教学的公共研究生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分析
一 研究背景简介
二 相关的理论依据
三 研究过程与方法
四 调查结果分析和相关因素讨论
五 结论
参考书目
美国“5C”标准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一 引言
二 美国外语教学的5C标准
三 我国的大学外语课程要求
四 “5C”标准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五 结语
参考文献
MOOC时代的大学英语
一 了解MOOC
二 MOOCs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三 结论
参考文献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一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及原因
二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探索
三 结论
参考文献
The Negative Transfer of First Language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troduction
1 Literature review
2 Research design
3 Result and discussion
Substance errors
Lexical Errors
Syntactic errors
Omission of the subject,predicate & object
Redundancy
Comparative structure
Non-agreement between subject and predicate
Voice
There be
Discourse Errors
Cultural Errors
Mode of thinking
4 Evaluation and limitation
Conclusion
References
Appendix 1
Appendix 2
陕西英语学习者语音学习母语干扰的对比研究
一 母语迁移
二 元音格局
三 实验设计
四 陕西学生汉语元音格局
五 英语元音格局
六 陕西学生英语元音发音
七 对语音教学的启示
参考文献
大学英语教学多维度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一 引言
二 现行评价模式存在的问题
三 大学英语多维度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设想
四 大学英语教学多维度形成性评价体系的特色
五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面向中亚的俄语专业教育改革
一 “新丝绸之路”战略构想
二 陕西高校俄语专业现状
三 “面向中亚”的陕西高校俄语专业改革方向
四 小结
听力障碍分析及其应对策略
一 听力障碍的成因分析
二 解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听力障碍问题的策略
三 结语
参考文献
文化与教学
影视作品透视下的美国教育观及其与中国文化教育观的反差
一 引言
二 中美教育观差异
三 结语
参考文献
文本研究在大学英语文学文化类课堂中应用的思考
一 《格列佛游记》中的隐喻观
二 “大人”与“小人”对比形象的隐喻典型性
三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学文化类课程的引入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中华本土文化身份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构策略
一 引言
二 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的缺失现状
三 大学英语教学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四 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的缺失的原因
五 英语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身份重构的策略
六 结语
参考文献
成人英语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路径
一 我国成人英语教学的现状
二 影响当前高校成人教育英语教学的因素分析
三 成教英语教学方法创新路径
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跨语言文化研究(第十辑)是201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曹婷 副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跨语言文化研究(第十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