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家批判

近代史家批判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近代历史学之父”兰克代表作,影响至深。理解兰克的学说、研究近代历史,都绕不开的经典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原为兰克成名作《拉丁与条顿诸民族史》副卷。据兰克本人所言,本书有三个意图:其一是为他在《拉丁与条顿诸民族史》中所采取的运用史料的方法进行辩护;其二, "告诉那些想要全面了解近代历史的开端的人,从哪些书中可以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从哪些书中找不到";第三个,也是最主要和纯学术的意图,是尽可能为近代历史搜集一些"未掺假的资料",对现存有关近代历史的较早著作的性质和价值做认真细致的鉴定。这一"副卷"集中反映了兰克对历史研究以及历史考证的观点。出版后,实际上比《拉丁与条顿诸民族史》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作者简介

作者列奥波德·冯·兰克,十九世纪德国著名历史学家,也是西方近代史学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以倡导“如实直书”而著称,被誉为“近代史学之父”。他主张研究历史必须基于客观地搜集研读档案资料之后,如实地呈现历史的原貌,他的这种史学主张,被称作兰克史学,对后来东西方史学都有重大的影响。其主要著作有:《拉丁与条顿民族史》、《奥斯曼人与西班牙君主国》、《教皇史》、《宗教改革时期的德国史》、《论列强》、《十六、十七世纪的法国史》、《世界史》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历史的观念译丛”总序

序一

序二

编者导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部分 关于圭恰尔迪尼、比奥凯、马里亚纳、富格尔、施莱丹和乔维奥

第一章 圭恰尔迪尼著《意大利史》

第二章 弗朗索瓦·比奥凯(又称贝尔卡利乌斯)

第三章 马里亚纳

第四章 《奥地利大公世家的荣誉见证》

第五章 施莱丹

第六章 乔维奥(保卢斯·约维斯)

第二部分 关于意大利各国的历史编纂者或这一时期的诸多事件

第一章 佛罗伦萨人

第二章 威尼斯人

第三章 米兰人

第四章 那不勒斯人和西西里人

第五章 教廷人士

第三部分 西班牙人

第一章 关于西班牙用拉丁文写作的历史编纂者

第二章 关于西班牙用西班牙文写作的历史编纂者

第四部分 德意志人

第一章 沙德讷

第二章 皮尔克海默尔

第三章 格伯勒

第四章 科西尼乌斯

第五章 《白色国王》

第六章 关于卡尔五世时期

第五部分 法兰西人

第一章 旧风格的编年史

第二章 宫廷史家

第三章 巴雅尔和特莫勒的传记

第四章 费勒纽夫和弗朗热的回忆录

第五章 一般性质的回忆录

第六章 历史学家

结语 关于还需要做的事情

新版(第二版)附注

附录 关于马基雅维利

第一章 《提托·李维〈罗马史〉前十书评注》

第二章 《战争艺术七书》

第三章 《君主论》

译后记

历史的观念译丛

近代史家批判是201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德]利奥波德·冯·兰克。

得书感谢您对《近代史家批判》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近代中国的多元审视 电子书
近代中国命运多舛,被迫走出中世纪相对封闭、停滞的发展道路,被强行卷入国际体系之中,要认识这样一段变化快速和巨大、充满多面性和不平衡性的历史,需要历史与现实的理性对话,也亟待引入历史与理论之间的相互验证。本书充分发掘各类历史文献,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清末新政、五四运动等重要历史时刻,重新探讨梁启超、蔡元培等重要历史人物,史料丰赡,论证有力,叙事清晰,颇有助于理解近代中国的政情与世态。
近代史学刊(第23辑)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第23辑。
西方历史文献选读(近代卷) 电子书
本书精选西方重要英文文本资料,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之进行介绍乃至解读,力图多层次、全方位地揭示西方近代时期在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基本状况与特征,从中透显出西方历史的演进脉络、流变趋向乃至发展规律。各卷所选的篇目,既有对某文献的全文收录,也有对某文献核心部分的截取。每篇文献后还开列了一些相关问题的研究著作,引导读者延伸阅读,并作进一步的探究。
近代日本对华官派留学史:(1871~1931) 电子书
致世间只知近代有“中国人留日”,却不知“日本人留华”。这本书是研究日本人留华史领域的力作。
中国近代慈善义演文献及其研究 电子书
一部研究中国近代慈善义演活动的文献类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