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举制度通史·隋唐五代卷

中国科举制度通史·隋唐五代卷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国内首部通史性质、专论科举制度的作品,本卷为隋唐五代卷。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科举制度通史》的第一卷,主要内容涉及隋唐五代时期的“常科”“常科乡贡”“常科省试”“省试制度的完善与防弊措施”“制举的确立与发展”“武举的确立与发展”“科举制度的影响与作用”等多方面,详述隋唐五代时期科举制度的发生、发展、完善及其影响。

作者简介

作者金滢坤,男,1972年生,甘肃白银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先后获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敦煌学硕士和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曾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中正大学文学院、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研和人环总学部进行合作研究、访学。主要从事隋唐五代史、科举制度史和敦煌学研究,曾在《中国史研究》、《文献》、《民族研究》、《光明日报》、《中国经济史研究》、《学术月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部分文章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或摘编。与郝春文教授合著《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四、五卷)。独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晚唐五代科举与社会变迁”、北京市优秀人才专项经费资助D类项目“晚唐五代宋初科举与社会变迁研究”、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敦煌寺院行事文书辑校与研究”。参加国家重大项目“中华大典·经济典”、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重点项目“敦煌文献合集·史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历代登科总录”和“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等的编撰工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总论

一、选贤举能——中华亘古的追求

二、历代对选贤举能的探索

三、科举制的创立和发展

四、科举与学校

五、程文——统一标准的得失

六、作弊防弊——恒久的博弈

七、科举——社会的一面镜子

八、科举制——文化的辐射力

九、重新发现科举——科举学的兴起

绪论

一、隋唐五代科举制的特点与影响

二、隋唐五代科举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章节安排

第一章 常举的确立与发展

第一节 科举制度的起源

一、社会变革需要新的选举制度

二、考试是选举的时代趋势

第二节 秀才科的确立与发展

一、秀才科的渊源与设置

二、秀才科的存废

三、秀才科考试内容

四、秀才科出身与仕宦

第三节 进士科的确立与发展

一、进士科的渊源与设置

二、进士科考试内容

三、进士科出身与仕宦

第四节 明经系诸科的确立与发展

一、明经系诸科的渊源与设置

二、明经系诸科的考试内容

三、明经系诸科出身与仕宦

第五节 明法书算等专科的确立与发展

一、明法书算三科的渊源与设置

二、明法书算三科考试内容

三、明法书算三科出身与仕宦

第二章 常举乡贡

第一节 乡贡资格

一、应试资格与取解

二、解额与冒籍

三、乡饮酒礼与举资

第二节 馆学考试

一、国子监课试

二、两馆课试

三、广文馆课试

第三节 州县府试

一、州县府试考官

二、府试内容

第四节 行卷与省卷

一、行卷与省卷的产生

二、行卷文体

三、行卷过程

四、行卷效果

第三章 常举省试

第一节 省试机构设置与沿革

一、考功员外郎考试

二、礼部贡院的设置

三、知贡举的使职化

四、知贡举主司的选任

五、考试官的设置

第二节 省试的程序

一、解状审核

二、朝谒活动

三、发榜与录取人数

第三节 谢恩与宴集

一、谢恩与过堂

二、宴集活动

第四章 省试制度的完善与防弊措施

第一节 考试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一、锁院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二、别头试的确立与发展

三、科举考试的监察与惩处

第二节 中书门下的复核与复试

一、中书门下的复核制度

二、中书门下的复试制度

第五章 制举的确立与发展

第一节 制举的产生

一、唐代制举的产生

二、制举与“四科”的关系

第二节 制举分科

一、制举分科

二、科目设置

第三节 制科分类

一、德行类

二、文学类

三、才能类

第四节 考试程序

一、制举诏

二、举人资格

三、举人荐送

四、皇帝亲试

五、考官与考策官

第五节 考试内容

一、制举试策与文体演变

二、制举试策与社会

第六章 吏部科目选的设置与变革

第一节 吏部科目选的设置与变革

一、平判入等科、拔萃科和宏词科的设置

二、三礼、三传等诸科的设置

三、科目选的变革

第二节 科目选考试内容与考官

一、科目选考试内容

二、科目选考官的选任

第三节 科目选与铨选的关系

一、科目选登科与出身的关系

二、科目选与释褐

三、科目选与迁转

四、科目选在吏部铨选中的地位

第七章 武举的确立与发展

第一节 武举的确立

一、武举的设置

二、武举与武庙

三、应考人数与停废

第二节 武举分科与课试

一、武举分科

二、武举课试

三、武举入仕

第八章 科举制度的影响与作用

第一节 科举对选官的影响

一、科举对铨选变迁的影响

二、及第举人入幕与铨选的关系

三、科举对清望官的影响

第二节 科举对婚姻观念的影响

一、科举对婚姻观念变迁的影响

二、科举影响下的选婿观念

三、科举影响婚姻观念变迁的原因

第三节 科举对社会阶层变迁的影响

一、科举对社会阶层变迁的影响

二、科举与士族中央化

参考文献

传世典籍

出土文献

参考论著

参考论文

附录

附录一:唐五代知贡举综表

附录二:唐五代进士登科人名录

附录三:唐五代宰相人名与出身简表

附录四:唐代制举考试科目与登科人名表

后记

中国科举制度通史·隋唐五代卷是2017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金滢坤。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科举制度通史·隋唐五代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政治思想史(套装共3册):先秦卷+秦汉魏晋南北朝卷+隋唐元明清卷 电子书
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英美卷 电子书
全面深入地介绍了英语世界中的中国文论研究。
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东亚卷 电子书
本书主要梳理与研究中国古代文论在日本与韩国的介绍、研究及其影响的状况。由于一千多年以来接受中国文化与文学的影响,日本汉学不仅起源甚早,而且在世界汉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韩国的汉学也同样历史悠久、根深叶茂,尤其是自现当代以来学者辈出,成就显著。
隋唐中日书籍交流史(中日文化交流史) 电子书
本书依据“书籍之路”理论,从多元的视角,以丰富的案例,构建中日文化交流的独特模式。
史鉴录. 隋~五代十国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杨坚大索貌阅,赵绰搓龙威,辛公义散财,好大喜功的隋炀帝,李渊施行租庸调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