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国内首部通史性质、专论科举制度的作品,本卷为宋代卷。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科举制度通史》的宋代卷,作者张希清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对宋代科举制度素有研究,发表过许多相关研究成果,本书可以说是他在结合自己以及学界研究之上进一步通考宋代科举制度的新成果。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成熟时期,历来受到学者的重视,相关学术论文蔚为大观,有关宋代科举的专著也已有多部,但各有侧重,都不如本书稿能通盘考察全部宋代科举制度的各个方面。本书稿对宋代贡举制度的应举资格、解试、省试、殿试、考场管理、考试内容、考校、特奏名、锁厅试、宗室应举、贡举后的各种活动与恩赏以及武举、制举、词科等进行了全面、深入而细致的梳理、考辨,使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宋代科举制度的方方面面。而且,对宋代科举制度的很多细节,本书稿也力求精细,作出更为准确的判断。如殿试不黜落制度,以往皆泛泛言此,而作者则详加考订,指出并非全不黜落,而只是“不考式”以外不黜落。类似这种地方,大大丰富了我们对于宋代科举制度的认识,代表了相关领域的新成果。可以说,本书稿是有关宋代科举制度较全面、较深入的研究。
作者简介
作者张希清,现任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导,曾任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宋辽西夏金史,中国科举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史,主持多项国家重点项目,著有《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宋朝典制》、《中国考试通史》第二卷(宋代部分)、《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宋代卷)等,主编《中华文明史》(辽宋夏金卷)、《澶渊之盟新论》(主编)、《10~13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本书编纂委员会
总论
绪论
第一节 宋朝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宋朝科举制度研究状况
第三节 本卷的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第一章 宋朝贡举科目设置
第一节 进士科
第二节 诸科
第三节 说书举与明经科的迭兴迭废
第四节 经明行修与八行科昙花一现
第五节 宋朝贡举科目沿革的特点及其原因
第二章 宋朝贡举开科制度
第一节 宋朝贡举周期的演变
第二节 宋朝贡举颁布科诏的演变
第三节 宋朝贡举的应举资格
第三章 宋朝贡举解试制度
第一节 诸路州府军监解试
第二节 转运司解试
第三节 国子监解试
第四节 开封府解试
第四章 宋朝贡举省试制度
第一节 得解免解举人赴省试
第二节 省试考试机构与考官
第三节 省试考试时间与场所
第四节 省试省额、奏名与免省试
第五章 南宋贡举类省试制度
第一节 南宋类省试的渊源
第二节 南宋诸路类省试的行废
第三节 南宋四川类省试
第六章 宋朝贡举殿试制度
第一节 殿试制度的创建与确立
第二节 殿试的考试机构与考官
第三节 殿试的考试时间与场所
第四节 唱名赐第
第五节 殿试不黜落制度
第六节 谅阴不殿试及特恩免殿试
第七节 宋朝殿试制度的作用与影响
第七章 宋朝贡举考场管理制度
第一节 锁院与别头试制度
第二节 按榜就座、上请与禁止继烛制度
第三节 挟书、传义、代笔之禁
第八章 宋朝贡举考试内容
第一节 进士科考试内容
第二节 明经、诸科考试内容
第三节 命题与答卷制度
第九章 宋朝贡举试卷考校制度
第一节 废“公荐”、罢“公卷”,“一切以程文为去留”
第二节 封弥、誊录制度
第三节 分等考第、多级评定制度
第十章 宋朝贡举特奏名制度
第一节 特奏名制度的创立
第二节 特奏名制度概况
第三节 特奏名制度的作用与意义
第十一章 宋朝贡举锁厅试制度
第一节 锁厅试的设立与应举资格
第二节 锁厅试的考试方法
第三节 锁厅试的赐第与授官
第四节 锁厅试的特点及意义
第十二章 宋朝贡举宗室应举制度
第一节 宋朝宗室应举制度的创立
第二节 宋朝宗室应举制度概况
第三节 宋朝宗室应举制度的作用
第十三章 宋朝贡举的期集与恩荣
第一节 贡举期集的组织安排
第二节 贡举期集期间的各种活动
第三节 释褐授官
第十四章 宋朝武举制度
第一节 宋朝武举制度的废置沿革
第二节 宋朝武举制度概况
第三节 宋朝武举制度的成效与意义
第十五章 宋朝制举与词科制度
第一节 宋朝制举制度
第二节 宋朝词科制度
第十六章 宋朝科举的社会作用与影响
第一节 宋朝的科举取士与学校选士
第二节 宋朝科举取士之多与冗官问题
第三节 宋朝科举与边防
附录一 北宋贡举登科人数考
附录二 南宋贡举登科人数考
参考文献
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宋代卷是2015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希清。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宋代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