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代北军人群体研究

唐代代北军人群体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以代北军人为对象的个案研究。

内容简介

代北军人是怎样一个群体?有怎样的历史作为?反映了怎样的社会文化面貌和族群关系?文章从群体界定、群体属性及群体作为等三个方面展开探讨。第一章讨来群体界定。第二、三、四、五讨来群体属性。第六、七、八章讨来群体作为。结论:以代北军人为视角的代北,是一个族属多元、本贯多元的“国际化”区域,胡汉在婚姻心理、社会习俗、价值观念、民族意识、宗教信仰等方面,具有认同、同化和归一的特点,呈现的是胡汉融通的社会面貌;农牧交错且“牧色”更浓的文化特征。

作者简介

作者孙瑜,山西阳高人。先后毕业于山西大学物理系及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专门史专业,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山西大同大学文史学院历史系教师,从事中国古代史方面的教学及科研工作,已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一 选题、目的及意义

二 基本概念的厘定

三 相关研究的回顾与总结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代北军人群体的界定

第一节 代北军人的地缘范围——代北考论

第二节 代北军人的业缘范围

第二章 代北军人的职业性流动

第一节 流动种类

第二节 流动特点

第三节 军人的流动对代北社会结构的影响

第三章 代北军人的群体性格

第一节 代北军人的性格特点

第二节 代北军人群体性格之社会文化土壤

第四章 代北军人的华夷观念与民族心理

第一节 国家层面的统一与对立

第二节 社会层面的认同与分野

第五章 代北军人的婚丧习俗及宗教信仰

第一节 婚丧习俗

第二节 宗教信仰——以佛教为例

第三节 代北军人的婚丧习俗及宗教信仰所反映的价值观念与社会风俗

第六章 代北军人的历史作用

第一节 大同军的建置沿革

第二节 大同军建置前的代北边军及其作用

第三节 大同军建置后的代北边军及其作用

第四节 宏观视角下代北军人政治军事生活的特点

第七章 和平时期代北军人的职责扩展及政治表现

第一节 代北军人的职责扩展

第二节 代北军人的政治表现

第八章 丧乱之际代北军人的武装叛乱及其历史作用

第一节 隋末唐初刘武周集团的叛乱——以汉人为主的地方势力与民族势力的结合

第二节 安史之乱中的代北叛将——地方势力的顽固坚守

第三节 唐末斗鸡台事变——多族群统一的地方势力的兴起

本章小结

结论

一 代北军人的历史作用

二 代北军人所反映的社会文化面貌及族群关系

参考文献

后记

唐代代北军人群体研究是2012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孙瑜。

得书感谢您对《唐代代北军人群体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根深方叶茂:唐有祺传 电子书
本书是第四批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称采集工程)丛书之一。以传记的形式把采集工程的成果展现给社会公众,是采集工程的目标之一,也是社会各界的共同期待。本书是在充分挖掘档案和书信等各种文献资料、与述访谈相互印证校核、严密证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内中还有许多很有价值的照片、手稿影印件等珍贵图片,基本做到了图文并茂,语言生动,既体现了历史的鲜活,又立体化地刻画了人物,较好地实现了真实、专业、可读的有机
孟宪实讲唐史:唐高宗的真相 电子书
历史学家孟宪实带你发现唐史深处的惊人细节。
德意志人 电子书
本雅明收集的从1783年至1883年一个世纪以来的25封书信。
邮人说邮 电子书
本书是一位退休“老邮政”纵谈邮政与集邮的专著。从一个“邮”字说起,或赏邮论邮,邮话连篇;或读信品信,牍海流连;或耕耘方寸,乐此不疲;或钟情文献,尽情采撷;或志在邮史,拾贝共享;也曾游来游去,觅邮交友,其乐融融。作者从事邮政(电)工作三十余年,爱邮、敬邮,多少年来以“邮人”的角色专注于“邮”海泛舟,由于其扎实的文化功底和丰富的邮政经历,因而内容涉猎广泛,资料翔实;议论常纵横捭阖,叙述亦文采飞扬;既有
磨盘双合的日子:西双版纳僾尼人的社会性别研究 电子书
本书选取了西双版纳哈尼族僾尼人作为研究对象,将社会性别理论与人类学的视角有机结合起来,以文献资料分析和田野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探讨了僾尼人以“磨盘双合”为典型意象的社会性别关系、角色构成模式及其文化运作机制,诠释了社会性别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群体中的多样性演绎。本书所呈现的不仅是学术,更是人生,它充满了对纯真质朴世态的体验、对文化真谛的感知,以及对“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生